构建语文课堂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在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篇目俯拾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和谐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和谐是语文课堂美的基础所在。
  一、建立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中,尊重学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教师要允许学生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同喜。
  如在教授《荆柯刺秦王》一课时,一般同学都认为荆轲是一个见义勇为、慷慨赴难、沉着勇敢、有勇有谋的大英雄,但是,我在启发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的情况下,一个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荆轲算不上大英雄。他在明知秦国的合并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还鸡蛋碰石头,算不上明智;太子丹为了笼络自己,残忍地把弹琴女子的手剁下来献给自己(我让学生自己搜集、分享的有关知识),他没有觉得残酷,算不上明辨是非;特别是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怕死,一气之下就不等自己的朋友同行,而是带上外强中干的秦武阳,不能算是沉着。所以我认为荆轲顶多只能算一个知恩图报的好汉,不能算是有着远见卓识的大英雄。”
  一语既出,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思路被打开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对荆轲性格的归纳又丰满了许多。文学作品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如果没有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做基础,学生又怎敢轻易流露自己的独到见解?
  二、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模式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满足。
  如在讲授《雷雨》一文时,我把“你怎样看待周朴园”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由于事先没作具体安排,没有制定规则,结果在学生展示中,同一组中你也说,我也说,而且答案不一、非常混乱。虽然发言热烈,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我认真总结,在另一班讨论同一问题时,要求小组长执笔,人人动脑、独立思考,然后把各人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然后集体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集体的意见,我再深入到各小组积极参与、引导,然后找代表回答。
  结果,同学们的展示既全面又有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积极讨论和发言当中把握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心里真是美不可言。
  三、在课堂涵泳文本的意蕴美
  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
  语文课堂处处洋溢着美的色彩:杏花春雨江南是美,骏马西风冀北是美;小桥流水人家是美,大漠孤烟直上是美……美的内容,美的欣赏,美的陶醉,而要透彻地领悟这种美,必须引领学生多揣摩。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从美的文本中受到美的教育,得到美的熏陶。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这些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所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在教学中重视并挖掘审美内容。  基础性方面  语
期刊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志。它左右着语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朗读恰恰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将书面语言里所含有的意蕴表达出来,而且还揉入了读者自身的深刻感受。它对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高雅情操,提高悟美、赏美、造美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朗读教学,激发美感  教师范读。古人认为:“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同学生和家长打交道,而语言的沟通交流是最常见的交往方式。学生千差万别的,家长也各不相同,班主任在运用语言技巧进行沟通交流时,更应注重交流的艺术性,更应机动灵活,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一、因人、因时、因地、因事与学生沟通交流  (一)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如,家庭、性别、性格
期刊
明代著名布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句话道出了写作开头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上把文章的开头称之为“凤头”, 就是要求文章的开篇要漂亮,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即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笔者认为凤头应该具备以下共性:首先,开篇要点题,即简明扼要把你所想表达的主题揭示出来。其次,开篇要新颖,使用一些不新鲜的开头,即使不令人厌倦,也不会引起读者多大
期刊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教育是知识创新、应用和传播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  在提倡创新的今天,如何快速的识别、区分、整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作为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我,对识字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汉字大多是抽象的符号,如果一
期刊
做人不易,育人更难。因此,育人这种费神伤脑的思考总是盘旋在头顶上空。我就因为想如何把一篇散文讲得生动,讲得学生爱听,就忘记了电炒锅里烧着水,结果水烧干了,桌子烧坏了;也曾在梦中与调皮学生促膝谈心。老师手中的工作可停下来,心中的工作停不下来。当你教的学生考试不好时,要遭受领导批评,家长埋怨,同事白眼;当你在办事中,因交际狭隘,不得不付出低眉、笑脸时,这时,要忍耐人格之苦;当你在接触中,看到许多无能为
期刊
“高价幼儿园”现象一直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存在即合理,既然有人办高价幼儿园,又有人读,就说明它有市场。  有的家长看重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有的家长关注幼儿园的环境,有的家长关注幼儿园的师资条件,凡此种种。幼儿园能否满足家长的需求成为家长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一个好的幼儿园,投入的师资和成本是截然不同的。高价幼儿园主要是优质幼儿园,即基础设施好、师资条件好、教育理念好的“三好”幼儿园。  当前家长
期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的诗句,运用在作文教学中说的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往往是平淡、琐碎的,怎样从这些平淡、琐碎的材料中发现“生活的美”,乃至于“化腐朽为神奇”,表现出丰富的情趣、提炼出深刻的哲思,写出生活的美来,这是我们希望抵达的境界。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去年从七年级学生开始进行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即每天写一篇日记随笔,可写读书随笔,可写生活随笔
期刊
写作教学也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作文写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