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造景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主要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的手段重现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建筑;建筑特点;建筑形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中的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精品,对游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建筑提供园林以实用价值,它作为人工要素,与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园景,表现园林的可游可居的生活气氛。由于建筑具有这种使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中国历来造园都十分重视建筑的经营。宋以后,园林建筑的形象日益多样化,建筑物在园林里面的地位也就更重要。它成为园林造景的一个积极手段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已经来。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的形式:
  1.门墙
  古典园林中的门,大多指的是门楼,原是在门头上修筑的阁楼,但在后来的江南园林中一般的门楼都不会修楼,主要是在门上端增加砖雕的仿楼结构,亦称为“匠门”,形成特有的园林景观。古典园林中的墙,一般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有外墙、内墙之分。墙的造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云墙呈波浪形,以瓦压饰。墙上常设漏窗,窗景多姿,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2.屋宇
  屋宇者为主人居住之所在,屋宇可分为:
  1)堂:所谓“堂”,就是“当”的意思。是说处于轴线中央正面向阳的房屋,取其“堂堂高显”的意思。
  2)斋:斋与堂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处为藏养精气而修炼心神的处所,有让人肃然虔敬之意,故这种隐蔽之地,不宜建在敞露明显之处。
  3)室:房屋之内的后一半,四壁相对封闭用以居住人的空间称为室。
  4)房:所谓房,就是“防”的意思。这也是指空间隐秘,有别内外,用于睡觉的卧室,如留园的“涵碧山房”。
  5)馆:寄居的临时住所,称之为“馆”,如拙荆园的卅六鸳鸯馆。
  6)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台阁
  大凡庭院中的台,或叠石很高,而上面平坦;或用木架支高,而上铺平板无屋。园林中,台的用途很多,既可作为戏台听曲看戏,也可作为远眺赏景的平台,如广东佛山祖庙的“万福台”就是听戏而建,而瘦西湖的“熙春台”则为休憩赏景之用;“阁”则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有两层以上,也有一层的,造型上多用撰尖形的屋顶,显得华丽多姿而富有变化,且阁多为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
  4.亭轩
  “亭”就是停留的意思,也就是供游人游览停留休息的建筑物。唐代司空图在自己的庄园里面修的“休休亭”,就是本着这个意义而取名的。亭的建筑形式没有定规,从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梅花形、八角形到十字形,只要与意境相宜都可以选用建造。而轩,在《园冶·屋宇》里有云:“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轩的样式,类似古代的车子,取其空敞而又居高之意。适宜建于高旷之处,对于景观有利,便为相称。这是南方园林建筑的特有方式,三面敞开,精致轻巧,产生轩昂的高爽之感。如溜园的闻木樨香轩,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等。
  5.榭舫
  “《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成花畔,制亦随态。”形式灵活多边,在水边称水榭,建筑基部半在水肿,半在池岸,也称水阁,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如溜园的“活泼泼地”,拙政园的“小沧浪”、“芙蓉榭”、网师园的“濯婴水阁”、藕园的“山水间”等。舫,古称两舟相并为舫,外观似旧时官船,俗称旱船,又名不系舟,多建于水际,供人在内游玩宴饮,观赏水景。分头舱(俗称纱帽顶)、中舱、尾舱三部分。头舱气势轩昂,颇有气魄,实为一个开敞的轩廊;中舱内施一堂隔扇,分作内外两舱,顶为两批式,两旁置和合窗,光线充足,实为水泻;尾舱两层,歇山顶状若飞举,实为楼阁;船头为台;仿跳板的石条为桥。枋实际上成为台、榭、轩、楼、桥五种建筑的组合体。如拙政园“香洲”、怡园的“画舫斋”、颐和园的“清宴舫”、承德山庄的“云帆月舫 ”等仿船式的组合建筑。最早是欧阳修在衙署中建的如舟之居,题“画舫斋”,后来,这类建筑在私家园林十分普遍,而且技艺精湛,在上达到了神似境界。
   6.廊桥
  《园冶·屋宇》云;“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山尽。”变化多端地将房屋山池联成统一的整体。它是建筑群间独立有顶的通道,炎热的夏天可有浓阴,雨天可以遮蔽,有分景障景作用,又是组织动观、静观的重要手段。廊有沿墙走廊;有循假山或土山按地形高低起伏的爬山游廊,轻巧灵活,别具之趣;有两边不沿墙或不贴靠其他建筑物、左右前后都可看景的空廊;有低临水面的水廊,“浮廊可渡”,如卧虹临水,景色优美,如拙政园倒影楼与宜两亭之间的一段游廊;有分上下两层的楼廊,如拙政园见山楼侧的两层游廊;有两面空廊的双廊,也称复廊,如沧浪亭的面水轩到观鱼处的一段游廊,怡园的锁绿轩到南雪亭的一段游廊均有两条并行的游廊组成,中间隔以漏窗花墙,以扩大空间,增加景深。而桥则是园林中常见的单体建筑,种类颇多:贴近水面的曲桥或平桥;单孔石拱桥,如狮子林问梅阁山崖下的石拱桥、网师园云岗下的引静桥等;拙政园的小飞虹桥,是上面盖以屋顶的廊桥;高高飞架在重岩复岭峭壁上的是质朴自然的石梁;在池水狭窄处,则用步石,又叫汀步,如环秀山庄的涧谷中的步石。园林之桥仪态万方。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的应用:
  中国建筑向来重视与环境的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所谓“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置亭阁于山间,筑楼于溪畔,会使山光水色更富有生气和魅力。在建园的初期,立基之时就应充分考虑各种园林建筑的布置,所谓的立基就是指厅堂、廊房、亭榭等在总平面中的考虑,适宜的位置和因地制宜的变化等,而古典园林中建筑的立基是有它一套的原理可依的:
  1.厅堂基
  凡园林立基,确定景物的位置,以定厅堂为主。首先要取景,最好是朝南方。建立厅堂的地基,古时是以三间或五间为标准的。建造园林的厅堂则须依据地基的面积来确定,用地宽的可以造四间,也可以造四间半;而用地窄、无法扩展的,造三间半也可以。园林庭院的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全在这通廊夹巷中,产生出空间往复无尽的幻境。
  2.门楼基
  园林的房屋建筑,虽然讲求因地制宜,没有方向朝向的严格规定,但唯有园林大门门楼的方位必须与园林厅堂的方位保持一致,符合总体布局的要求,才能确立。
  3.楼阁基
  确立楼阁的基础位置,按照传统的空间次序,须在厅堂之后,这已成为定制。但因地制宜与山水结合起来又有不同的乐趣,若把楼阁基址建筑于半山半水之间,会形成二层变一层之说:从山下望去,他是二层楼阁;走到山腰看去,却以为是一层的平房;待走进去,不料已到楼上,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妙趣。
  4.书房基
  书房的基础位置,凡在园林里建造的,无论是在景区内还是在景区外,都应选择既偏僻又能方便地通向园林其他各处的地方。书房可建成斋、馆、房、室等形式,借助外面的景观,使之自然幽雅,富有山林的情趣。
  5.亭榭基
  榭建造在花间隐秘的地方,亭建造在水边空旷的地方,这是园林造景中最富有意趣的。但榭只可建造于花间隐秘处,而亭则不一定需拘泥于水边。亭可建在泉水流觞的竹林里和景观美丽的山巅上,亦可建在翠竹茂密的的山弯,或建于苍松葱郁的山麓,总而言之亭的建造有一定的形式,但亭基的确立缺无甚准则。
  6.房廊基
  房廊基在尚未确立之前,应在总体布局时规划处房廊的位置,或留出房屋前后的屋檐作为檐廊,引接房廊通向园内的景区。房廊可架上山腰,建于水面,随园区的地势曲折起伏,自然能显现出断断续续曲折延伸的情趣。
  除了以上的一些具体的立基方式之外,古典园林建筑的应用还应遵循“因势、随形、相嵌、得体”的八字方针: “因势”,顺应山地状态和趋势。“随形”,运用与基地形状趋势一致的亭,并顺势构建。如拙政园在一凸形地基上建凹形扇面亭,颐和园扬仁风在凹形扇面亭、均是适地随形之举。“相嵌”是亭地相融的一种有效手段,使人不经意间难分彼此,就如“从地里生长出来一样。”青成山步橋雨亭利用原由两株楠木树作为亭柱,使亭和地有机结合。“得体”是指,亭与环境有合适的尺度和比例。如苏州怡园的“螺髻亭”巧立于湖石假山的山涧之上,小巧景致,亭檐举手可触,亭周环以花卉,犹如美人拈花微笑。亭外池岸曲折,峰回路转,姿态万千,一切景物都回旋变化于咫尺之内,既与环境相称,又富于媚趣。
  四、结语
  总之园林中的一切个体建筑应与周围山水、建筑景致想和谐,要相映成趣、珠玉生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智能建筑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智能建筑节能发展的状况,通过分析智能建筑节能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智能
期刊
摘要:分析了盘式制动器的产热机理及热量分配,利用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恒定、渐变、正弦三种载荷形式下的制动盘温度场。结果表明,制动盘摩擦区域内节点温度呈锯齿状波动上升,沿制动盘轴向,距摩擦表面越远,温度越低,波动幅度越小;沿制动盘径向,不同半径处的节点温度不同,摩擦区域中间位置温度最高,存在较大的径向温度梯度;沿制动盘周向,随着制动时间的增加,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恒定载荷下,制动盘表
期刊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变电站提高整体质量与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与质量控制的关注度也是逐年提高。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间接的也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应时刻将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就从电气设备安装现存的问题、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电气设备安装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系统设计对于改善智能建筑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原则,然后具体阐述了弱电系统的设计,以期为相关设计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建筑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完善的功能设施与设
期刊
摘要:2014年5月21日,中俄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本文结合我国天然气现状及需求,对中俄能源合作带来影响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字:天然气;中俄供气协议;现状;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天然气现状  进入本世纪,我国经济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要保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日趋发展,真空灌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运用与推广。本文就真空灌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讨论,促进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真空灌浆;公路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前的公路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水泥混凝土就已经运用在了工程建设当中,尤其是公路路面的施
期刊
【摘要】園林植物养护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找出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我国园林植物养护环节薄弱的现状,从园林植物养护的重要性出发,对园林植物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施工;养护;办法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处于快速发展
期刊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耕地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城镇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城镇化的土地利用中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合理对策,希望中国土地利用和耕地的保护能够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进程土地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
期刊
关 键 词:吹吸式通风系统;障碍物;流场测试;发烟实验;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D72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对于障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少,但实际应用中障碍物经常难以避免,其对流场的影响也比较大,会在流场中形成涡流区,严重的可以导致气流回流,甚至是逃逸,使捕集效率下降[1]。本文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工作人员作为流场中的障碍物,研究障碍物对吹吸式通风系统流场特性的影响。  2吹吸式通风装
期刊
摘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环境监理的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监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基本工作之一,也是它们的重要职责,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环境监督重要手段;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重要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