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解套”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对此岂能轻易相信。见到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了。”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但这种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过去,有人论证比空气重的机械装置不可能飞上天,然而,飞机还是上天了,首次把飞机送上天的还是默默无闻的莱特兄弟。还有人断言,人类太空之旅不过是一种幻想,后来,人类不是真的登上月球了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智慧将变得更加神通广大,创造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选自《智慧背囊》
其他文献
摘要:进行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旱冬瓜幼林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X红木荷、旱冬瓜×杉木混交模式、旱冬瓜纯林造林模式的树高和地径年均增幅为80.1cm、93.2cm、6
文学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生活实在性事物基础之上,文学创作中的想象虽然极其开阔,但作家放笔却不能无边无沿,而要时时受到生活逻辑的限制。生活逻辑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法度,它对文
受新传媒技术的影响,现代文化出现了一场由语言中心模式向图像中心模式的转型。在这场文化转型中,我们的文学书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图像如何完成了叙事
事件发展式,是写作结构方式的一种。“这是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它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结构,它把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为文章的线索,体现一种时序性,使文章层次安排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作者们有意识地体现出对审美的追求,并注重对生活原生态的真实再现,注重对现实生活中人物、事件的再现,注重对普通凡人生活的审美观照,对下层人
现将我院2002年未实施心理护理的足月妊娠分娩的产妇与2003年已实施心理护理的产妇各120例进行抽样对比讨论。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多去体验才能发现,课堂上,倡导知行合一, 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可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良好状态,反躬自问,更好地获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