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实撞见理论时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事实撞见理论时,会有哪些化学反应呢?
  广播体操<韵律操
  每天早操时间,学校会先后播放韵律操和广播体操的音乐。而当韵律操音乐还未起时,学生就明显兴奋起来,这时老师盯不盯着他们都没关系,他们会自主地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奇怪的是,只要广播体操音乐起,学生就仿佛霜打的茄子,蔫了,不肯动,老师无论怎么怒目相向,他们都装作视而不见。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书亦如良师。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的演讲录《童年的王国》这样为我“解惑”:“体操和运动是人类适应外在空间的一种方式,这些都不是语言,不能显露人类生命。音语舞(韵律舞,斯坦纳独创的一种身体艺术,类似我们的韵律操)让灵魂的生命流放出来,真正表达人类的本性,就像语言一样。”这让我想起教二年级时的有段时间,每天放学时,孩子们总会不由自主齐诵《孙悟空打妖怪》:“唐僧骑马咚哩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原来,这些简单的儿歌让孩子们渐渐学到旋律、韵律和节奏,诵读时那种内心声音流动所带来的愉悦感让他们乐此不疲,这是生命体一种内在的鼓舞。因此,让学生诵读经典童诗民谣,是最好的语文教育方法之一。
  集中>分散
  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用尽各种方法,终于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当阅读于多数孩子已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后,我将重心转向训练他们写作。比如,当带领孩子们阅读诗歌散文时,如果它们的文本形式比较鲜明且简单,就让孩子们仿写。形式是灵活的,内容是自己的,台阶搭得恰到好处,攀登就不是多难的事。而攀登到高处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种成就感会激发孩子习作的兴趣,给他们以信心。
  在开展“间谍抓首领”等游戏、参与“名家进课堂”等活动时,我适时指导孩子们如何提炼素材进行写作,让孩子们学会以旁观者的角度细细察看事情的全过程。这样,当孩子们拿起笔时,就能写出详实的细节与真实的感受。平时,还辅以各种随堂练笔、观察练习,包括单元作文、考试作文等,让学生多多练笔,同时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果发现,学生整体习作水平的确有显著提升。单元检测中,孩子们大多能写出质量较好的作文,语文成绩也有一定的进步。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话、写话,包括要求家长配合,让孩子练习写话等,但这样做对一部分孩子作用并不大。这又是为什么呢?《童年的王国》是这样“授业”的:“在华德福学校,我们不是按一般的上课时间表上课,而是开设‘主题课程’,一教就是一整段日子,这是我们严格遵守的一种教法。在一整段日子里,我们只教一种主题,但可以包括许多相关的课程。这样,我们就能免于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说,孩子们的思维和眼界会更开阔,更有利于张扬个性。”这段话让人联想现在风行的全科课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周边学习,包括文学、科学、艺术等等,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其中,获得整体感知与体验。这项改革如今在不少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我们以其为新,其实一百多年前就已在欧洲施行了,可见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環境=教育
  有时候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我们不得不请来孩子家长进行“三方会谈”,而这时会很明显感觉到孩子的问题深深源自家庭。比如虚荣心很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通常不容易脚踏实地;脾气暴烈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般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家庭教育没有基本原则,由着自己的性子对待小孩的,孩子也基本比较任性,没有分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都是常识,但老师毕竟不能取代家长,纵然知道孩子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多教育措施往往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我们常常陷入教育困境中。而要“脱困”,首先要知道教育影响是如何发生的。
  《童年的王国》这样“传道”:“对幼儿而言,周遭人物与环境才是真正对他们有深远影响的因素。因为此时他们除了会模仿你讲话之外,你说的、你教的,都还未能给他们留下印象,真正给他们留下印象、对他们有影响的是‘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简单说就是:你的个性,你的行为,一点一滴都会传递给儿童,影响着他们。所以,教育的关键点不是计划、课堂、课程,而是你应成为什么样的人。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各所学校都会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以推动学生投入阅读。但斯坦纳认为,如果一个小孩的身边没有一个热爱阅读的大人,阅读很难真正进入他们的生命。因此,所有的教育者都得认真反思:自己是不是热爱阅读、坚持阅读?喜欢阅读的老师,身上往往散发出独特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爱阅读的老师,只言片语中、举手投足间往往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这是一种无法衡量的精神财富。说到底,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所以,郑渊洁说:“望子成龙,先望己成龙。”这些,无不在呼应百年前鲁道夫·斯坦纳的至理名言:“我们来自灵性世界,灵性是我们的本性。”“上课幽默是最好的课程。”“孩子是用身体而不是头脑来学习的。”……
  作为“人类智慧学”的开创者,鲁道夫·斯坦纳在此书中的言论很多与我们的常识不符,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常识”非常识。而当事实撞见理论时,终是彼此照亮,彼此成全!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十里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导 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总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随着学生的思想路径,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联想,学会对话,学会思考。这样的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传承经典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好古诗词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很多时候因为方法单一,古诗词教学味同嚼蜡,学生
期刊
《小石潭记》仅有193字,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堪称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基于此,在学科专家的引导下,我参与了这篇课文三课(备课、上课、评课)两反思(反思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三次修改并执教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逐渐明朗起来。  一、共同备课明确教学点和教学内容  (一)查阅文献,解读课文  1.主题解读  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解读者们普遍认同《小石潭记》景物描
期刊
当下课程改革仍然普遍存在课程管理薄弱、课程改革意识不强、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现状。为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课程改革专家杨四耕指出,学校课程变革要有“零度”思维。“零度”思维就是回到初心的思维,回到课程原点的思维,就是理性关注丰富生动的课程变革实践的思维。  一、零杂烩:统筹规划,关联整合  杨四耕教授指出,当前碎片化、大杂烩的课程改革现象还普遍存在,很难发挥整体育人的效果,而采用“课程群
期刊
本节作文指导课是在江苏省第五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上执教的,其训练点为“怎样选材”(统编版初一下学期第四单元)。本节课设计的主要设想就是“三精”,即精选例文、精准指导与精要训练。精选例文就是精心设置教学支架,为学生学会选材提供给力的参照;精准指导就是紧扣目标,循序渐进,攻其一点;精要训练就是课堂凸显学生的训练活动,精讲多练。  一、明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怎样写好作文,
期刊
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肥皂泡》一文以童真为主题,它是本次悦读课堂的核心议题“1”。在“1+X”式名家名作悦读中,相机引进“X”,即冰心关于童真的文章《儿时的游戏——打水漂(节选)》和《雨后》的阅读,有效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认识冰心,感受童年的无限快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1”的教学】  一、激趣导入,欣赏泡泡之美
期刊
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联的故事和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構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历史名篇“1”,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学生在“1”中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同时,整理归纳,渗透学法。随之,巧妙迁移“X”《背水
期刊
自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定位为“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的课文,但就目前的课堂实践来看,自读课文的教学尚不尽如人意:或是精雕细琢地上成教读课,或是干脆让学生自由阅读。如何领会自读课文的教材定位,强化学生已有阅读经验,进而沉淀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呢?袁爱国老师执教《动物笑谈》时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自读的做法,让人获益匪浅。  【片段一】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的《动物笑谈》
期刊
刘恩樵,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语五人行”成员之一,是《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曾刊发其关于语文教学经历与主张的长篇报道。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9部。曾应邀到10多个省市作讲座和上观摩课百余场。坚守语文教学常识,探索生态语文教学,思考不辍,实践不止,形成了简
期刊
写作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合宜的写作任务。在设计写作任务时要考虑写作情境与学生生活需要的关联度,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确定学习元素时要基于语篇类型和写作过程两个视角,找出学生的主要困难或问题;在设计和运用学习支架时,既要提供全程的支持,又要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我的写作教学课《静态也传情》就是基于这些认识设计安排的。  课前准备:  1.课堂用品:葡萄的产品说明书、赣南脐橙的资料、作文纸、固体胶、脐橙。
期刊
数学是理性的,而儿童是感性的,这就注定教儿童学数学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当某些知识点缺少探究的意义及空间,只能指向“规定”时,我们一不留神就会将数学与“冰冷”“枯燥”“呆板”“乏味”等词语联系到一起。其实,数学也有感性的一面,规定也有温情的时刻。在我校举办的“猜猜我有多爱你”亲情主题课堂节中,张珂老师的课堂给我们很多启发。  一、温情流淌在表达欲望的激发中  作为结果,数学高于现实,是抽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