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串联质谱检测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氨等生化因素及血氨基酸代谢情况与患儿IgA+C3、喂养困难、易疲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96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儿临床症状,常规血生化检测血氨、肝功能、IgA+C3及血串联质谱检测患儿氨基酸代谢情况,分析血氨基酸与血氨、喂养困难、IgA+C3、易疲劳之间的关系. 结果 96例患儿中检出精氨酸含量降低63例(65.63%),其中精氨酸含量降低且血氨水平升高的有52例,两者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776,P=0.000);精氨酸含量降低且IgA+C3含量降低的有42例,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1,P=0.000);精氨酸含量降低且喂养困难的有47例,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72,P=0.000).96例患儿中,肉碱代谢异常30例(31.25%),其中丙酰肉碱/游离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降低21例(21.88%),羟棕榈酰肉碱/羟棕榈烯酰肉碱比值升高9例(9.37%),半胱氨酸含量降低3例(3.12%).结论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大量运动会引起体内精氨酸、肉碱及半胱氨酸的消耗增加,加速患儿疲劳.血精氨酸降低的患儿常伴血氨水平增高、IgA+C3含量降低,表现出易呕吐、易感染、喂养困难等症状,影响患儿的精神状态、免疫功能和运动耐受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11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资料、手术经过、术后效果及随访研究等,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肿瘤全切19例,近全切6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过8个月~5年的随访研究,无一例患者死亡,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小脑幕脑膜瘤,由于其自身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自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共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 结果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在MRI上有特征性的表现,可见“桑椹状”或“网格状”结构,肿瘤周边可见低信号环,以T2WI像更为明显,提示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的陈旧性出血.本组肿瘤全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技巧与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珠江医院自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DAVF患者50例,应用微导管技术,以各种不同材料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3例瘘口完全闭塞,6例瘘口绝大部份不显影,1例瘘口部分消失.随访6个月至7年,临床症状消失34例,症状明显缓解6例,复发7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主办,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承办的第五届骨创伤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9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与会作专题讲座并从征文中挑选部分论文作大会发言(论文报告或发言使用中文或英文)。会议期间将评选优秀论文,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部分优秀论文将在《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刊登。
期刊
目前,针对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传统疗法的效果不甚令人满意,这些难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颅脑损伤、脑卒中后遗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
目的 探讨脑创伤(TB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反射(BSR)表现与清醒预后的关系.方法 记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重型TBI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患者的BSR表现.以TBI后6个月患者是否清醒为标准,分为清醒组与未清醒组,两组间运用独立样本x2检验筛选出有意义的指标. 结果 60例重型TBI患者6个月内清醒36例,清醒率为60.0%.BSR的异常概率为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 方法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培养3d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HG-5、U251 IL-3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10 ng/mL IL-1β、IL-4、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干扰素(IFN)-γ作用U251细胞24 h后RT-PCR检测细胞IL-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口腔科自2002年8月至2009年4月共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TN患者7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均临床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颅内血肿1例(1.35%),术侧小脑水肿致非交通性脑积水1例(1.35%),颅内感染2例(2.7%),均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缓解.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6年,无
由《解剖与临床》杂志社主办、山东大学医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头颈部专题)于2011年4月下旬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本届会议的征文内容包括:(1)与神经内、外科有关的颅脑部结构及病变的临床与解剖研究;(2)与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关的颅面部结构及病变的临床与解剖研究;(3)与口腔颌面、整形外科有关的颌面部结构及病变的临床与解剖研究;(4)
期刊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折曲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行DSA检查的3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走行分为血管折曲组(血管成角小于90°定义为血管折曲,110例)和血管无折曲组(血管成角大于90°或盘曲成环状定义为血管无折曲,224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中年组(46~64岁)和老年组(≥65岁).对于可能影响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