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如晤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人在纸一方》
  徐海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
  “故人”这个词,在今天的口语环境中,似乎已经不常用了。不可否认,這种带着文言意味、颇有点老气的词汇,有点难以嵌入口语句子。所以,当你从口中蹦出“故人”这个词的时候,你要有心理准备,听者可能语言系统需要迟滞两秒钟,才能展开下面的交流。
  然而“故人”实在是一个有温度的词汇。当你吟诵着王勃“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的句子,婉转清扬的韵律,浓烈馥郁的情感,是否会让你怀念那些生命中曾经的故人?
  时值盛夏,展读徐海蛟先生的《故人在纸一方》,颇有清凉劲爽之感。平心而论,作者舍弃了对宏大历史的迷恋和许多人云亦云的评述,但如果收回平话式的“戏说”而致力于精英化的“细说”,考验的是一个说者戴着脚镣跳舞的能力。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在书中,对于关乎人物命运、成为人物重要履历的事件,除了叙述与论评,作者“纹丝不敢动”。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努力尝试各种手法,“像一个厨师不惜动用了全部的技艺”。至于是不是有“小说的匠心”和“诗歌的轻灵”,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至少,当这些故人在作者的笔下渐渐变得鲜活并挺立起来,“让走失的人找到回归的方式”,应该说作者这一努力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书的副题为“致故人的二十四封书简”。作者所拣择的24位故人,有的名头实在大到不需要任何定语,比如李白;有的似乎并不那么让人耳熟能详,比如羊续。按照作者的说法,他们共同的特性—悲剧的生命意识、灵魂里那种常人触不可及的高远梦想—是其“费了一番功夫”选择的原因。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些选择,与其说是在个体的层面重新解构了这些故人,不如说是在历史的层面反照人类古今同息的命运。历史与当下,在互文语境里彼此呼应寒暄,我们在用上帝视角观看他者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揽镜自照。
  比如沈从文与张兆和那场被反复书写的爱情故事,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猎奇新的“史料”,只是在平淡无奇的现有素材基础上排列组合。但是,就在这样的拼贴式文章里,隐然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线索贯穿:在爱情的世界里,永远不要低估了情书的力量!“情书圣手”与“乡巴佬”这两个关键词,奇妙地构成了沈从文的灵与肉。作者说,最好的情书除了才华和好文字外,一定是有一颗炽热的心藏在里头的。所以,无论多少封情书会石沉大海,沈从文都会坚持不懈地书写;无论湘行的路途多么寂寞无聊和相思成灾,他给予“最好的人”只有一段最好的水光山色;无论他个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情书成了他隐忍活下去的慰藉。沈从文给了他的“三三”一个情书构筑的世界,一个“赤子”,这些就在作者带着我们漫不经心地观云、过桥、饮酒的过程中,凸显了出来。而今天的我们,恐怕已经很难理解情书的力量了。
  又比如林觉民致书妻子陈意映的故事,虽然《与妻书》被收入高中课本,但事情的本来并非为今天的读者耳熟能详。在作者的笔下,《与妻书》不是一场叙述的起点,也不是叙述的目的,而是叙述的触媒。它建构了我们对林觉民的死亡想象,这才是作者充满诗意化表达的灵感源泉。在《与妻书》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24岁的林觉民在起义的战斗中,面对战友的牺牲,他的“脑海里现出了妻子的模样”;被俘后面对行刑队,心中“妻子那张圆圆的脸又浮现出来”;看到20岁的林觉民身体力行地感染着妻子,促使她学习新学,听丈夫慷慨激昂的讲演,“他是那么热烈、明亮,像水洗过的太阳”;还看到了18岁的林觉民和14岁的陈意映在父母之命的安排下,确认了眼神,“第一次目光相对后,他们就下了一生的决定,彼此在欣喜的静默里交付了一生的契约”。然而,倒错的时空书写对往事的回溯愈美好,愈凸显了历史的残酷与真实。决意赴死的林觉民为自己深爱的妻子留下一封绝笔信,所有的誓言和承诺戛然而止。“他是以爱她的心去爱天下人,以疼惜她的心去疼惜天下人。他将生命看得如此通透,将生死看得如此淡然。”
  在作者冷静的叙述里,我们隐然可以看到某种批判的意味:在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当下,这种“珍贵的理想主义”已经遥不可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遥不可及,让《与妻书》里的林觉民成为一颗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明亮的灵魂”。
  在林林总总的“历史大散文”序列里,作者这样带有文体实验性质的写作其实并不讨巧,要将长短不一的文章写得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殊为不易,但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诚恳和努力。如论张苍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英雄一定是寂寞的;在没有信仰的年代里,坚守信仰一定是需要无尽的勇气的。”论李白,“成不成仙有什么关系呢?他总有办法留在这温暖的人世上,1300年后,我们还能在古籍里找到一个俊逸的灵魂。”具有多年阅读史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进入文字编织的历史,纸上苍生,他们有的笑傲歌哭,有的穷愁潦倒,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亦仿佛我们熟悉的故人,与其说他们是在书写中复活,不如说他们是在书写中生活,仅此而言,这样的书写,就令人尊敬。
  (摘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22日-26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版权局)、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聯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设有一个展馆,北京展馆作为本次北京国际图书节的主展馆,展示面积达到12600平方米。其中有来自中央和北京市的数十家出版发行单位展出精品出版物近5万种,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100余场。 
期刊
十年前,中国全年电影票房仅有40多亿元。从2002年中国进行电影产业改革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年平均发展速度在30%左右。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已发展到2017年的近600亿元,远远超过日本等国,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电影还在继续创造着奇迹。刚刚过去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创造了200亿元的票房,超过北美同期的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创下了全球单一国家季度票房
期刊
2018年5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管理部门召开网络文学阅评工作通报会,就近期网络文学抽查阅评工作中发现的不良倾向与问题进行了通报,并对网络文学编辑把关和近期工作提出要求。31家在京重点网络文学网站参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指出,随着网络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增强,网络文学企业应当视内容质量为网络文学企业的生命线,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工作,建立完善网络文学企业内容质量
期刊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20世纪最富有独创性、影响巨大的作家之一。他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生颠沛流离,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终成一代巨匠。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这本《都柏林人》包括15部短篇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下层市民平庸琐屑的生活图景。  她坐在窗口,凝视着夜幕渐渐笼罩
期刊
2018年7月6日,首届淮海书展阅读推广活动正式确定。此次书展凸显徐州“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文化特质,突出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书展期间开展“相约徐州·共沐书香”主题诵读、“汉赋书坊”阅读新空间成果展示交流、“传世藏书进万家”精品图书展示展销、名人名家签售与阅读推广等活动,开展《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语境研究》《穿越历史看孔子》等传统文化讲座,还聘请了徐州“书香大使”,开展书记、市长荐书活动,市全民
期刊
桃花塢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清雍正、乾隆年间,其“姑苏版”画法最精,刻工最细,结构最复杂,画面最宏大。画面使用“阴阳”“远近”之法,且明确题有“仿泰西笔法”,构图、人物塑造、树石等表现技法上,仍保留有传统绘画的特点。后期桃花坞年画在思想和表现形式上贴近和反映农村生活。画面多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夸张手法,色彩运用上以大红、桃红、黄、绿、紫和淡墨组成基本色调,画面更丰满热闹。房志达
期刊
她是一个插画师,她的笔下有山川河流、鸟兽鱼虫,但是描绘出这些场景的不是颜料和马克笔,而是谷物、胡萝卜、辣椒、面条等食物。来自阿根廷的Anna Keville Joyce就是那位画画不用纸笔的食物造型师和插画师。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了解的就是食物。我知道它们如何运动,如何反应,知道怎么去呵護和延长它们的生命,也能够看懂它们的色彩变化。”
期刊
我们读书,从书中所得的虽然不一定是快乐,但书籍却永远是我们可靠的良伴。这句话忘记是谁说的,叫做“不为无益之事,怎遣有涯之生?”虽然说得未免过于消极了些,却也是颇有会心之言。人的一生,相对来说,虽是十分短促,但古诗有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谁不觉得自己总是欢愉之时少,忧患之日多呢?这就不得不常常找些排解消遣之道。我们之所以正经工作之余,有时还要看看戏,下下棋,或是找人聊聊闲天,就是因此。但做
期刊
作为深化“书香连云港”建设重点项目,位于海州秦东门大街250号的海州书坊将于年底投入运营,成为港城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  作为城市现代公共阅读服务新模式,海州书坊在设计中结合连云港市风土人情和西游记文化元素,布局上分为“文創产品”区、“图书销售与阅览”区、“餐饮”区、“共享空间”区4大区域,从各个层面满足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读书休闲、学习交流的一站式“悦读”空间。随着书坊的建成
期刊
【编者按】在老龄化问题严重的西班牙,涵盖各方面主题的新闻最终都能扯到这个话题。这个原本将大量民众输送到全世界各地的国家,现在因为对年轻劳动力的需求,每年有大量移民涌入。西班牙政府将阳光作为一项旅游优势资源,结果却吸引了30万到此安度晚年的外国退休人士……  在《当世界又老又穷:全球老龄化》这本书中,作者走访了美国、日本、西班牙、中国等国的若干城市,通过已有的采访和现有的数据可以预想到老龄化社会的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