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受贿罪被告人翻供原因分析与对策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受贿犯罪证据的特殊性,受贿案件翻供行为已经成为打击腐败的瓶颈。受贿案件犯罪嫌疑人常以逼供、诱供、记忆有误等理由翻供,在审查起诉环节要注意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并认真做好出庭预案。
  关键词:受贿罪;翻供;审查起诉;出庭
  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辩护或者自我归罪的表现,由于受贿犯罪证据的特殊性,受贿案件和一般刑事犯罪案件相比,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是否稳定对受贿犯罪的认定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并研究犯罪嫌疑人的翻供问题,对于准确认定犯罪,保证公诉案件质最意义重大。
  一、受贿罪嫌疑人翻供的常见情形
  受贿案件一般发生较为隐秘,证实犯罪嫌疑人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证据比较单薄,多为一对一的口供。由于言词证据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诉讼环节的改变,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很容易发生反复,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口供变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受贿次数由多变少、受贿金额由大变小
  受贿犯罪是数额犯,定罪和量刑均建立在一定犯罪数额的基础上。受贿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后,犯罪嫌疑人往往在受贿次数和数额上翻供,仅供述部分受贿行为和数额,而否认其他事实。如果犯罪嫌疑人翻供。行贿人也翻证,原来认定受贿事实的证据又比较单薄。司法实践中一般只能作疑罪从无处理,直接影响到公诉案件质量。
  (二)赃款去向变化无常
  受贿款的去向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影响定罪量刑。犯罪嫌疑人辩解将受贿款已及时退还给行贿人或用于单位开支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也较多。如果不对犯罪嫌疑人的辩解进行查证,容易使案件处理陷入两难境地。
  (三)将受贿款辩解为借款或人情往来
  受贿罪的本质特征是权钱交易,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往往将受贿行为辩解为借款,甚至是人情往来。在双方关系密切,原本存在一定经济往来的情况下。如谋利证据不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就很容易影响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
  (四)将受贿事由辩解未为他人谋取利益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直接决定案件的性质。犯罪嫌疑人受贿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以未给行贿人谋取利益为由翻供。其辩解如果没有相关事实、证据予以反驳,也容易成为犯罪嫌疑人逃脱刑事惩罚的一种手段。
  二、受贿罪嫌疑人翻供的常见理由
  受贿案件进入公诉环节或审判环常后,有的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总会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翻原来的有罪或罪重供述,作出无罪或罪轻的辩解。翻供理由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以逼供为由翻供
  犯罪嫌疑人否认其在侦查环节的有罪供述,并指出该供述是在侦查人员刑讯逼供下作出的。由于侦查讯问是以秘密方式进行。除侦查人员外,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时没有其他人在场,是否存在刑讯逼供一般难以认定。尽管犯罪嫌疑人往往没有证据证明侦查人员对其刑讯逼供的事实。但公诉人也很难证实不存在刑讯逼供。当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言词激昂地谈到侦查人员在讯问中曾以如果不交代就会长期被关押相威吓,其曾被罚站、不让睡觉等方式逼供,尽管没有证据证明,但往往还是会直接动摇法官对其在侦查环节的供述真实性的判断。
  (二)以诱供为由翻供
  以诱供为由的翻供一般出现在“先证后供”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会提出其在侦查环节的供述是在侦查人员诱导下作出的,或是侦查人员授意说的,其甚至连笔录都没有看就签了字。一般而言,受个人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行贿人和受贿人对于犯罪事实的叙述会有所不同。
  (三)以记忆有误为由翻供
  在有些受贿案件中,受贿事实发生距查处时间较长,还有犯罪嫌疑人有多起受贿事实的案件,往往会以时间长了记不准,或者以事情多了记不清为由推翻其原有的供述。犯罪嫌疑人的这种翻供一般反复性较大。足以影响司法人员的内心确信。
  三、受贿罪嫌疑人翻供的防范对策
  受贿案件在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定上,以言词证据为主。如何在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动态变化中准确把握案件事实。是对公诉人分析和运用证据能力的极大考验。笔者结合多年的办案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审查起诉环节审讯过程中要注意犯罪嫌疑人的辩解,慎重对待翻供
  公诉人秉承客观公正的义务。必须正确面对犯罪嫌疑人的翻供,既不能从有罪推定出发,以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先人为主。片面认为犯罪嫌疑人翻供就是认罪态度不好,翻供不实,又不能以“亲耳所听”为由,片面采信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要坚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认真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将口供放在案件的整个证据系统进行综合评判。
  (二)注重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真实性的审查
  案件事实只有一种客观存在。犯罪嫌疑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供述必然有真有假。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对犯罪嫌疑人翻供的真实性进行甄别。
  第一,全面审查犯罪嫌疑人口供。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对其犯罪事实一般都会有多次供述,后面的供述全部推翻前面供述的较少,大多数是对部分犯罪事实翻供。
  第二,注重案件细节。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细节的供述往往可以作为判断其口供真实性的根据。尤其是“先供后证”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细节越具体明确,其真实性就愈大,以此确定能否排除诱供。如犯罪嫌疑人对受贿款的描述一般包含:有无包裹,如何包裹,钱币的种类、数量,有无其它物品,等等。
  第三,复核关键证据。行贿人的证言是受贿案件的关键证据,一般而言稳定性较好,但也不能排除其受各种因素干扰而改变证言的情况。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翻供后,行贿人如果同时翻证,如不能及时查明翻供原因,案件可能因此前功尽弃。
  (三)精心准备出庭预案,做好出庭工作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翻供,一是在庭审讯问过程中,要及时向法庭指出被告人翻供的不实之处。二是要重视非言词证据在庭审举证、质证中的作用。三是要重视衍生证据在庭审中的运用。被告人的翻供常常伴随串供现象的发生,串供行为一旦查实,相关事实证据就可以在法庭上作为揭露被告人翻供的有力武器。
  (四)注重犯罪嫌疑人思想状态的发展变化,耐心细致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隨着诉讼的进展,自然而然会产生心理变化。一般而言,犯罪嫌疑人到案之初,迫于强大的审讯压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愿意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案件侦查终结移送起诉后,犯罪嫌疑人在被羁押过程中。对其犯罪事实和处境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已经是身败名裂,心生懊悔,企图通过翻供逃避刑事追究。因此,在审查起诉和庭审过程中,要冈势利导,耐心进行法律、政策教育,打消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和对抗心理,使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其他文献
微波消解-化学法测定食品中的As、Mn。As回收率90~115%.CV1.7~4.2%;Mn的回收率94.0~98.8%,CV1.0%.达到分析要求。对微波消解功率与时间程序.消解罐的记忆效应从完成消解后开启盖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作了初步探讨。
石墨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故障,其中与保养有很大关系。了解仪器的保养方法,做好必要的保养,才能减步故障发生,使仪器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正常运转。
个体经营职工食堂的卫生状况调查何翠冰深圳特区的改革开放,使大量外资“三来一补”企业涌入深圳,工厂职工人数猛增,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职工食堂的建设跟不上需要,一些外来人员就在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刑事侦查政策的修订和实施,使得传统刑事案件技术侦查人员的工作成果得到法律方面支持,对于所收集的各类物证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要求案件现场的侦查人员
摘 要:近年来犯罪分子的抗审讯能力越来越强,传统的审讯手段早已失去原有效用,如何在有限的审讯实践内突破贪污人员的心理防线,让其交代犯罪经过和犯罪同伙,是新的侦查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对检察机关反贪局的侦查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审讯经验,就当前检察机关反贪审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深刻探讨了反贪审讯专家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期待能够帮助提高审讯专业的专业能力,更快速更
新兴县四十年急性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苏启棠为了探讨新兴县1950年以来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分析本地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找出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一、看病兔精神沉郁,身体消瘦,骨骼显露,被毛蓬乱、缺乏光泽,不按换毛季节进行换毛。健康家兔食欲旺盛,采食速度快,病兔食欲不振,采食速度慢或拒食。健康家兔的粪便呈颗粒状,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与不特定多数人有关的利益,也是作为多数人自身可以搭载受益的新型诉讼之一。目前,随着我国环境问题不断的扩大,使得各界人士对环境公益保护增强重视程度。此外,环境侵害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所以,我国当前在对法律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当从原本的个体本位逐渐朝向于社会本位方面进行改变。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实时研究;分析总结  一、前言  公益诉讼,简单来讲主要
传唤、拘传司法警察执行来执行,一方面能够方便检察官办案,使得检察官有更多的精力考虑案件,另一方面,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唯一的武装力量,能够完成任务并保证办案安全.司法警
科学养禽,合理用药.可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养禽经济效益。现结合我们多年养禽实际工作经验.介绍几点禽类科学用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