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对脓毒症患者肠壁损伤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419444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R)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检测对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2007年6月-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脓毒症患者,确诊72 h内留取尿样,应用高压液相色谱仪-脉冲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尿LMR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IFABP浓度,分别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28 d转归分组,比较两种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对两者及胃肠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8例脓毒症患者尿LMR、IFABP均明显增高.APACHEⅡ评分>20分组尿LMR高于≤20分组(P=0.056);合并MODS组及死亡组尿LMR分别高于未合并MODS组与存活组(P均<0.05).APACHEⅡ评分>20分组、合并MODS组、死亡组尿IFABP浓度分别与APACHEⅡ评分≤20分组、未合并MODS组、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应激性溃疡组尿IFABP浓度较无应激性溃疡组明显增高(P<0.05).LMR、IFABP、胃肠功能评分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肠上皮细胞损伤和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尿LMR增高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尿IFABP浓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肠黏膜上皮损伤重者尿IFABP浓度也高;LMR、IFABP、胃肠功能评分三者无明显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1起幼儿园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采集病例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食
目的:探讨饮茶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至4月间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新发病例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8例RP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RP是一种全身多器官软骨结构及结缔反复发作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以糖皮质激素、氨苯砜为主药物治疗.结论 对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例应尽早确诊并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