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当代诗歌中虽然不乏优秀之佳构,可"读不懂""没味",成为读者对当代诗歌、特别是90年代诗歌的评价.读者有意识地拒绝了诗,诗人无意识地四顾彷徨.诗歌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现代诗歌怎么了?在文学和新兴消费娱乐文化的遭遇战中,诗歌难道真的要率先倒地身亡,最终变成文化博物馆中的化石吗?这似乎不仅仅是部分人的疑问.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阐释:"个人化"(内涵)的极端发展带来的隐患及思考;"口语化"(语言)的极端发展造成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