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丙亚胺联合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癌症进展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联合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组和右丙亚胺组,每组61例。GP方案组进行GP方案化疗,右丙亚胺组在GP方案组基础上给予右丙亚胺。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B评分。结果治疗后,右丙亚胺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GP方案组(P﹤0.01),VEGFA、VEGFB水平均明显低于GP方案组(P﹤0.01),QLQ-C30量表及FACT-B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GP方案组(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GP方案组(P﹤0.01)。结论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右丙亚胺联合PICC置管,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有效抑制了肿瘤血管的新生,降低了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能力。
其他文献
乳腺癌为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其分子亚型通常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TN型)4种,生物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均有所差异。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等多模态超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等提供参考。本文就多模态超声诊断技术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研究分析多功能取环钳、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在我院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80名患者选入研究,采取抽签划分组别,以多功能取环钳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为研究组,以传统取环钩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为常规组,对功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取环成功率、手术不良反应等,较常规组良好(P<0.05)。结论:多功能取环钳、传统取
期刊
<正>500千伏甘顶变是国家重点工程,位于昭通市大关县,占地约80亩,750兆伏安主变压器1台,500千伏出线5回,220千伏出线4回。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投产。工程竣工投产后,将有效改善昭通北部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的适应性,提高昭通电网的输配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支持溪洛渡水电、
期刊
目的探究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应用皮肤补偿膜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4例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例。对照组行不加皮肤补偿膜的肿瘤调强计划,治疗组行全程加皮肤补偿膜的肿瘤调强计划。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及心肌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率>100次/min、心电图T波改变、QT间期延长比例分别为9.1%、4.5%、0,均低于对照组的36.4%、27.
期刊
目的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26±5.22)ml和术后引流量(225.23±15.77)ml少于对照组的(66.59±8.41)、(369.33±20.45)
期刊
时景(Shi Jing)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营境的重要组成因子,概括了时序变化与时空交融的风景园林美学特征。通过文献阅读与总结,梳理“时景”来源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得出:1)“时景”(ShiJing)和“风景”(FengJing)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致性,时景的分类往往受到“天景”“四时之景”等因时划分方式的影响;2)国内基于风景园林时间意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时山水诗画、时间意象及园林时空一体化三方面,
期刊
现阶段,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提出,水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地下水污染会严重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做好水质分析及环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其次着重探讨了地下水环保对策。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与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生物学老师探索的主题和方向。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内容聚焦大概念”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理解大概念需要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为帮助学生将常规课堂中零散的碎片化知识联系起来,本研究尝试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展开大单元教学。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网络的自主建构,避免教师“满堂灌”带来的弊端,本研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0例乳腺癌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观察组)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对照组)分别为30、30例,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狭窄性较对照组低,而偏心增厚型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淋巴门型较对照组低,而周边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