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真菌感染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约为5%。念珠菌属种为最常见的致病菌。早产婴儿念珠菌属种可通过胃肠壁而进入血流,这种病例的死亡率很高,已报道糠秕马拉色菌的系统性感染在婴儿接受肠道外脂溶液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后可引起肺脉管炎和真菌血症。两性霉素B仍为可选用于治疗系统性念珠菌病的药物。

其他文献
性病发病率上升与吸用快克型可卡因有关。本文分析了16项对吸毒、性行为和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8项研究发现了快克和性传播疾病间的关联,7项研究发现用性采换取金钱或毒品与性传播疾病有关。这些发现对控制性传播疾病是有意义的。
期刊
念珠菌系人体皮肤粘膜的常驻菌之一,但也可致病而引起人类表浅及系统感染.念球菌致癌问题至今说法不一,在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如阴道、皮肤等处的感染不论从临床或流行病学方面均未能与宫颈癌或皮肤癌相联系;然在口腔念珠菌的慢性感染中,强烈提示与口腔癌肿有密切因果关系,本文就有关资料作一简述.
基因扩增试验是在试管中对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模拟,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技术。麻风杆菌基因扩增试验可特异地检到1条至几百条麻风杆菌。由于它在免疫反应出现之前就可能对带菌者作出明确的诊断,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建立了以编码麻风杆菌65、36、18kD蛋白的基因和16sRNA基因为扩增靶的基因扩增试验。该文仅就其基本原理、应用于麻风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本特点、标本的来源和模板的制备以及在该领
对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进行了组织病理、电镜观察、细胞表型研究及DNA分析,发现损害中的瘤细胞具有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特征,认为本病实质上就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并与其它几种面部中线破坏性疾病组成了一个病谱,属于这一病谱的疾病可能包括特发性中线肉芽肿、Wegener肉芽肿、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多形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淋巴瘤样内芽肿及鼻部淋巴瘤等.本病最新命名――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
近年来临床上患肠道真菌性感染的病例日益增多.可分为两大类:(1)非侵袭性肠道菌增殖所致腹泻;(2)在健康人与免疫受损病人中发生的侵袭,后者较受重视,因常属于系统性真菌病的一部分.一般儿童发病较多,如急、慢性腹泻、不同的过敏反应、缺血性肠炎等,成人发病较少,非侵袭腹泻诊断较难,鉴于健康人肠道内存在真菌,粪便培养无诊断意义,1962年Kozinn提出大便涂片菌丝阳性可作为诊断指标.也有提出具发芽的酵母
期刊
在黑人及日本人中,跖部是黑素瘤最好发的部位,而白人此处的黑素细胞肿瘤(良性及恶性)却十分罕见。为了了解白人跖部黑素细胞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制定治疗办法,对148例具有跖部色素性损害的白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最初的临床诊断包括:黑素细胞痣,可疑黑素瘤、皮肤黑素瘤(CM)和其它。所有切除的标本均做了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痣的170例中,仅2例病理检查不能证实为痣,但无一例为CM。
已证明干扰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剂,特别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最近报道了许多与干扰素治疗有关的自身免疫现象.抗核抗体(ANA)可在用α-干扰素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中出现.虽然ANA和抗-ssDNA可出现在血液系统肿瘤的自然病程中,特别是急性髓样白血病,但是ANA水平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未发现增高.
以前-些资料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特别是存在溃疡性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时,更容易引起-些病毒性感染在异性间的传播.本文调查了227例前来进行保健咨询妓女的HCV抗体阳性率(EIA法),并且研究了与梅毒螺旋体抗体(FTA-ABS法)存在的联系.调查对象在-月内均有20个以上的性伴,并否认有非肠道的药瘾史.调查结果表明,20例(8.8%)妓女有抗HCV抗体,并且72例(31.
药物治疗皮肤病常易引起变应性反应,寒冷变态反应和荨麻疹短期内不易治愈,且不能避免复发.根据低温可通过神经和体液机理抑制变态反应的报告,作者用冰块冷却剂局部低温疗法伴以生物活性点上低温疗法,对97例变应性皮肤病进行对照观察治疗.
粘附分子(AM)与正常皮肤的自身稳定性有关,也与皮肤病病因有关.AM由β1整合因子、β2整合因子及选择因子组成.β1整合因子也称极迟激活的抗原(VLA),因为在体外经抗原刺激后2~4周在淋巴细胞上才有VLA-1及VLA-2出现,但也有一些VLA分子在非激活的白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上表达.诱导VLA的表达可影响血管外白细胞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