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诗在发展过程中,文本成熟的魅力与审美的陌生感相伴相生.形式的无限打开使得新诗诗人拥有无限的话语权.相对于古诗而言,话语权的解禁是幸事,但也面临文本现场失控的风险.传统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对待新诗文本时越显迟滞、沉重,以纯粹的文学性、社会性考量诗歌文本也已经成为许多诗人并不买账的标尺.诗与非诗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诗歌文本投入到当前文化的姿态越来越明确.在众多的非诗因素中,情感伦理、现实物象、合理化想象并不能占据文学文本中心的要素,却有可能成为文化文本的重要标尺,而新诗的每一次突破都昭示着它以文化文本的身份脱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