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随我成长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厚枢,编审。曾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出版年鉴》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中国出版史话》、《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高校专业教材《中国编辑出版史》和《中国出版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两书中的1949-1979年部分。
  
  我已进入耄耋之年,回首往事,从我参加工作时算起,我走过的近70年的人生旅途,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卖书、宣传书到编书、著书的漫长岁月,始终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困,仅断断续续地勉强读了两年多的初中就辍学就业。1943年初,我进了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当练习生。我自知文化底子差,又不甘落后,于是比别人加倍努力寻求知识。我利用早晚和节假日的业余时间,曾花了两年多时间,熟悉书店门市部近万种图书的书名、作者,阅读各书的前言、后记,记下准备日后要看的书名;然后有重点地读了一大批文史类图书,借助于馆中丰富的辞典、工具书,自学了高中、大学的文史类教材和辅导读物,迅速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
  1956年,我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担任宣传科科长,这时期,我的读书重点放在选读北京各出版社出版了哪些应该宣传的好书。1958、1959年京沪两地在青年中开展了群众性的读书活动。这一时期,《青春之歌》、《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出版。为了扩大宣传,我编辑了《多读好书》等4本宣传小册子,内容选刊了被推荐的书的作者谈写作经过的文章,写得较好的书评,还刊载了辅导读书的文章,以及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诗歌、读书格言和美术作品,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朱德委员长专门写来“认真读书”的题词,郭沫若同志题了“多读好书”的题名,茅盾同志写了《推荐好书还需好文章》作为“代发刊词”,臧克家同志写了“读好书像交了益友”的诗篇,曾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世钊同志应约写了《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刻苦学习的二三事》长文。这4本小册子以16开32~64面双色套印,每册收费一角至二角,在全国新华书店门市部公开出售,共印了47.1万册,都于短期内售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我于1962年调至文化部出版局后,第一次完整地看到张静庐先生花费近20年时间收集、整理、辑注的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料,我在学习、研究后,萌发了收集当代中国出版史料的愿望,便结合工作,广泛收集,30年间没有中断过。1980年上半年受到领导同志的鼓励和支持,我利用业余时间,试写了《中国出版简史(初稿)》,从当年9月起在《出版工作》月刊上连载。后来经过修改、补充,完成《中国出版史话》,1996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在完成这本29万字的小书前后,是我前半生中读书最多、在知识上获得大丰收的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2年到2009年,我在书报刊上发表的有关书的历史、书刊评介、书籍宣传等方面的文章、资料,累计有240余万字;我主编的有关出版工作的图书、报刊有15种、50册,累计字数2933万字。
  在多年经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是书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不怕苦、不怕累,力求每项工作都要做出好成绩。”读书使我进步,读书伴随我成长,帮助我克服种种困难,能够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其他文献
这些天正在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听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从头到尾读完这部本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我自己也是断断续续读了好多年,迄今还没有读完第二本。然而,这却是我深爱的一部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能读下去,说得上是百读不厌。我甚至生怕读完了再没有了,就像小时候得到好吃的糖果不舍得一口吃掉一样。这两天正读到普鲁斯特和他的外祖母在海边度假,每天期待着和包括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在内的一群少女不期而遇。我喜爱他
迎向风雨    因为有几个大学生在登山时遇到泥石流丧生,记者特别访问一位登山专家:“如果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应该向岩石比较坚固的山头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头风雨不是更大吗?”记者不解地问。  “往山头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起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和泥石流而丧命。”登山专家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可能被卷
兹就我院1960年至1978年19年内前列腺入院患者153例作一概要分析,并介绍一种改良前列腺手术方法。一、年令 153例中年令最小者40岁,最大者90岁,60岁至70岁者87例,占总数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