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收获精彩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本文将以大象版小学科学一、二年级教材为例,讲一讲怎样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小学科学;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203
  促成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始动机很多都缘于兴趣。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学生对本门课程是否感兴趣不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关系到未来我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前途均有一定影响。从这一点上来看,在低年级段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选取有趣的教学材料
  要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选取令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素材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和班上学生实际,选取距离生活较近、较易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所含科学知识较易被学生理解的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分析,逐步由浅入深地认识自然规律,丰富知识积累。
  比如,在学习《科技产品体验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扫地机器人是怎样工作的。当学生看到机器人不用主人监督,自己一刻也不知道疲倦地为人类打扫房间时,既会感到科技为人类带来的方便,也会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充满探究愿望。这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为学生讲讲扫地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让同学在心目中初步建立起科学的概念来。教师还可为学生讲讲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更新迭代,让学生认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在无数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才实现的。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不忘初心,守住寂寞,常年坚持,最后才有成功的可能。教师应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实现理想能够专心做一件事的决心,因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丰盈。
  二、建立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
  小孩子虽然综合判断事物的能力低,可是却具备一个近乎本能的本领——知道谁对自己好。根据经验得知,教师与学生关系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科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对学生表现出深厚的关爱之情,让学生觉得老师十分爱护自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有利于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信任自己是打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产生崇拜感。科学课内容丰富,许多教学内容会引发学生广阔而神奇的联想,学生心中会产生无数的“为什么”,盼望老师能给予解答。对于学生的问题,科学教师如果不能提供令学生满意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对自己的老师失去信任感,从而失去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除了专业素质过硬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尽量保持幽默、简单,方便学生理解,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同教师的亲切交流。
  要建立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想办法了解每名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投其所好,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荒岛生存》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贝尔·格里尔斯的真人秀,让学生了解一下主人公是怎样在荒岛上谋求生存的。榜样的力量会刺激起小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此条件下,教师组织学生对本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答题,学生会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会产生较好的学习体验。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追求新鲜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令其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科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新颖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避免学生将注意力停留在事物表面上,而应适时启发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研究其所以然。
  (一)运用适当的直观教具,创造新颖的观察情境。
  在研究水的特性时,由于水是日常生活中小朋友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将水盛在盆中,先让学生观察,总结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然后,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做实验,看哪些常见物质浴于水,哪些常见物质不溶于水。通过逐项实验,学生会发现:白糖、食盐、味素等物质溶于水,因而人们做汤才有味道;而沙子不溶于水,所以才会沉在河底;油不溶于水,所以衣服上面溅到油后很难洗净。通过观察和探究,学生会积累许多生活经验,会觉得本门学科同生活贴得很近。
  (二)运用电教手段,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辨识植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整合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植物的茎、叶片、花和果实,让学生从细微处甄别不同的植物。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认植物,对于认识植物多的小朋友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有喜欢绘画的小朋友,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植物画在图画本上收藏。教师可以顺便为学生讲讲李时珍的故事,讲讲李时珍如何在巨著《本草綱目》中细分不同的植物药材,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此番学习,学生一方面会提高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会认识到学习科学的巨大意义。
  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阶段,也是许多兴趣爱好从萌生到成熟的变化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伍亮生.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J].小学时代(奥妙),2020,(2):67-68.
  [2]唐方江.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个学习动力[J].科学咨询,2018,(38):96.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性格与道德价值。中职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需将语文课程的熏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巩固基础知识教学效果的同时,充分引入和渗透德育教育,以便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助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德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
期刊
摘要:作为现代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优势明显,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真实案例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可以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标。以实际发生案例能够让学生轻松学习,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不断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本篇文章以案例教学法作为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使用的核心部分,并且对案例教学法的真实使用情况作出有  关了解和研究,设计出相应的问题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区域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而言,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主表现力明显不足,限制了其教育价值的有效发挥。基于此,现以评价手段为切入点,针对如何激发幼儿游戏自主性的途径展开探讨,以期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享受游戏趣味性。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评价手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287  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也不在是单纯的重视考试成绩,德育工作也被重视起来。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在小学中的推进中需要有新的要求和方法。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他们的工作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这是确保学生正确三观养成的重要措施,德育工作要从小着眼,由细节入手,经过实践摸索出适合小学实际情况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具体途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依靠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所开展的,用实际问题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历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不断挖掘。历史只有借助生活化理念才能发挥出作用,才能利于学生成长。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与生活不断融合,生活化理念不断出现在课堂上,歷史课堂融入生活化理念,使得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当下社会发展迅速,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大多都比较单一,缺少有趣的课堂模式引入。其实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以外,还应该注重课外教学活动,尤其是针对小孩的教学。本文将会以小学的语文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把小学语文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教
期刊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习文学知识的课程,其对于学生个人情感、思想、精神、认知等多个方面均有着极高的影响。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此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终身的影响。新课程变革之后也明确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在学识和个人情感、思想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所以,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变革活动要将德育内容融合其中,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确保其健
期刊
摘要:孩子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孩子因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状况而需要社会给予特别的重视和保护。但同时,孩子这个群体也会以非主动的形式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依然是活生生的、有独立意识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独特性。下面就随医学教育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关键词:幼儿;独立;自主;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广大任课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何为核心素养?那就是基于语文知识点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作文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对学生人生之路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在此过程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可以提升其对语文的学习能力。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帮助学生完善阅读能力,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