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喜梅:插队后始终未想返城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愿以偿下乡从农
  1968年,17岁的薛喜梅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女,就读于郑州第18中学的她和同学们一样都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毕业前,学校召开动员会,号召知识青年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厂,面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清楚地记得校长宣读了《人民日报》上一篇题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社论,更让她热血沸腾。
  动员会之后她找到了班主任:“老师,我先报个名,毕业之后,就安排我去农村吧。”老师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她,笑着说:“你再认真考虑一下吧。另外,要等学校统一安排。”
  由于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第二天,薛喜梅就在学校的板报栏里贴出了全校第一份《决心书》,表达了自己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刻听从党召唤的坚强决心。接着,学校的其他同学也纷纷贴出了《决心书》,10多份,几十份,上百份……
  1968年8月24日,薛喜梅终于如愿打起背包,第一批从省城郑州来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过的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板厂村。
  从此,薛喜梅便与脚下的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艰苦的农村生活使这位年仅17岁的城市姑娘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毅力。
  入村不久,生产队就安排青壮年劳力们用架子车往大田里送农家肥。说是农家肥,其实就是生产队的猪圈里用泥巴掺和着污水、秸秆以及人和猪的粪便混合沤制的肥料,在夏日里散发出浓烈的令人窒息的臭味。出粪、拉粪是安排给生产队里青壮年劳力干的力气活儿,并不安排女知青们来拉车送粪的。
  为了不误农时,队长要求,要赶在大雨之前把全部的农家肥料送入大田。知道要和老天抢时间,薛喜梅就坐不住了,她忙里偷闲,趁着劳力们休息的空当,强忍着猪圈内浓烈的臭味,一铲铲,一筐筐,把圈里堆积着的流淌着粪便的农家肥满满地装了一车,然后拉着沉重的架子车吃力地向大田里迈进。拉粪归来的队长猛然看到在前面拉车的竟然是个姑娘,赶忙跑过来让她停下来,可怎么也拗不过这个生性倔强的丫头,只得派人给她拉套。晚饭后,是架子车闲暇的时间,薛喜梅又找来了一位给她拉套的姐们儿,趁着皎洁的月光连夜连装带送地拉去了几车。
  劳动的光荣感和成就感,让她产生了如此真切的,从未体验过的自豪、兴奋和快乐。可是回到宿舍,整个身子都像散了架似的瘫在了床上,汗水早已浸透了她的周身,散发着浓重汗酸气息的衣服也好像从汗水里捞出来一样。从那以后乡亲们就经常看到薛喜梅拉车送粪,收割庄稼的身影。
  成为知青的一代楷模
  村头是一条波光粼粼的汝河,汝河滩是一片乱石嶙峋,寸草不生的荒滩,让荒滩变果园是多少年来板厂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要在石头堆上种果树谈何容易。那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先用铁镐刨出1米见方的大坑,然后填上肥土,再从河里挑来水浇好,把树苗栽上。
  1969年的冬季,深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把地里几畦烟苗上罩着的塑料薄膜给刮得无影无踪了,刚长几公分高的烟苗眼看就要冻死了,薛喜梅赶忙叫起了20多个知青们,连夜动员他们把自己的棉被、褥子、棉袄,被单、枕巾全部拿出来盖到烟苗上,才保住了烟苗。那一年,乡亲们的烟叶破天荒有了最好的收成。直到现在,板厂村的乡亲们还对此念念不忘。
  在公社十余年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薛喜梅带着知青们和乡亲们打井、修渠,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在汝河滩上开垦种植30多亩桃园,40多亩苹果园,栽种了100多亩杨柳树。
  经过几年奋战,广阔天地的7000多亩土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机电灌溉双配套,成了全县人人称羡的“小粮囤”。从刚进村时社里粮食每亩年产量不过250来公斤,到粮食产量超千斤,乡亲们结束了“红薯半年粮”的苦日子,开始常年吃细粮了。
  天道酬勤。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69年12月,薛喜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970年,薛喜梅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知识,创办了公社第一个图书室。
  1972年6月,经群众推荐、组织考核,薛喜梅被推选为国家干部,任命为广阔天地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同年9月,又被推荐为出席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初步人选。而她始终没有脱离村里的工作。
  1974年1月29日,从北京飞来的一名京剧演员和一名新华社记者带来了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一个领导写给广阔天地知青的亲笔信。
  那天,领导特意安排薛喜梅宣读那封来信,来信要求他们“要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祝贺他们“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并安排她做表态发言。
  1974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新华社向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播发了关于薛喜梅的连续报道,使薛喜梅在郏县农村拉车、耕地、扶耧、植树、精心照料孤寡老人的动人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全国上山下乡知青的一代楷模。
  在以后的几年间,薛喜梅先后出席了全国先进知青座谈会、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她和邢燕子等12名知青一起给毛泽东写信,表达了他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
  上世纪70年代末,清查“文革”错误思潮和行为的行动悄悄地进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并波及到了薛喜梅和她的家人。有关领导要求她把问题说清楚。原来可以随意出入的政府机关,要把她拒之门外了。最终,有关部门以“没有发现薛喜梅参与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的结论而告终……
  作为名噪一时的知青代表,薛喜梅始终把改造广阔天地当成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1978年,国家知青政策调整,招工、考学、结婚,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开始返城,当年的火热场面不复存在。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薛喜梅却始终没有动过走的念头。有好几次,她都把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让给了别人……
  退休后进行知青文化研究
  1980年3月,薛喜梅被组织上推荐到河南农学院农学系进修学习。两年后分配到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所副所长。正是在这个人生舞台上,她用科技这把火炬照亮了故乡故土的沃野荒原,村村寨寨。当年,她向院领导请求将郏县作为她科研项目的联系点,把广阔天地乡作为农科院小麦良种试验繁育基地,获准后她又把玉米、大豆、花生等20多个高产作物品种首先引进了郏县,应用于当年自己曾经挥洒过汗水的那片土地。
  为圆乡亲们的小康梦,30多年来她不断往返于郑州和郏县之间,带着农业专家指导乡亲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每次回来,她总要带回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材料分发给乡亲们,然后就是下田查看,讲授农业技术。十几年来她已为郏县引进小麦、玉米等70多个高产作物品种。近几年来,乡亲们办起了砂轮厂、铁锅厂、铝型材料厂,总有不少事请她帮忙,薛喜梅也总是千方百计为乡亲们提供信息,筹措资金,联系销路。
  痴情钻研农业科技,使薛喜梅在农业科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她先后在国家及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试验、培养、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主持参与的农业科研项目已有两项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奖励。1995年她被破格评聘为副研究员,并从小麦研究所调任科技信息研究所任所长。
  2006年12月,薛喜梅从河南省农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岗位上退了下来。
  近年来,薛喜梅一直热心致力于知青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她经常应邀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知青历史文化的研讨和交流活动,撰写了十多篇有关知青文化与现代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表现出对青少年教育尤其是对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教育的特别关注。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当代青年能够把当年知青身上那种为国分忧、公而忘私、吃苦耐劳、艰苦朴素、执着进取等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也是一种良知,一种责任。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更可以助振兴。”薛喜梅很严肃地说。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间万事,经历多少风云变幻,桑田仓海,许多曾经纯美的事物,都落满了尘埃。任凭我们如何擦拭,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色彩。  纵然是万里青山、百代长河,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转变,留下命定的佷迹。唯有那剪清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一如既往,不为谁而更改半点容颜。  也许一生真的不长,但是亦可不必伧促地要把生活的滋味尝遍。不如在缤芬的红尘里,留一份从容,把颜色还给岁月,把纯粹交给自己。  人生,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讨厌一词来表达厌恶的心情,鲜为人知的是,它来自一个巫术用语。  厌的本义是覆压,后引申为压制。比如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因此“东游以厌之”,要镇服这股天子之气。由此产生了古代一种叫“厌胜”的巫术,即用诅咒的方法制胜,压服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或物。对自己有威胁,当然非常“讨厌”。“讨”,是招致、招来的意思,招来厌胜的巫术,就是“讨厌”。(摘自《百科知识》)
期刊
他们生长在1950年代前后,在最高指示关于“上山下乡”的号令下,或自愿或被迫地背井离乡。他们大都是1966、1967、1968年的初、高中学生,他们有个绰号“老三届”。  自1968年12月,中国开始了总人数近1700万人口大迁徙。那一年,他们最小的“老初一”刚刚16岁,最大的“老高三”也就21岁;那一年,他们的标志性身份也开始转变。转变前,他们叫红卫兵;转变后,他们叫知青。  从上山下乡运动兴起
期刊
我看党史,先看栏目,再看内容,几年下来,对贵刊栏目设计感触较深,有些栏目虽然已经消失,但在我的记忆中仍然闪光。  “红墙纪事”这个栏目从2012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4年,讲述的是中南海人物春秋,也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的来龙去脉,众多的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们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读起来倍感亲切。  “将帅传奇”这个栏目中展现的是共和国将帅的铁血精神和男儿本色,很适合我们这代人的口味。  十万个
期刊
肖大爷家住农安县城,他的家里一直珍藏着一件宝贝,那是他爷爷留下的一件老家具———炕琴。肖大爷说他也不清楚这炕琴到底有多少年历史,但如果爷爷还活着的话,也得有120多岁了,这样一算,炕琴少说也得有1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清末的东西了。  肖大爷回忆,他很小的时候,就看见爷爷家的炕上放着这样一个大柜子,柜子通体紫红色,两边各有一个能开门的小柜子,上面一排三个抽屉,底下一个长条大格子。肖大爷说,父亲去世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柴云振是谁?为何邓小平要找他?30多年过去,这个人还健在吗?  与蒋决裂,渡江先锋立战功  在四川省岳池县县城的一座普通居民楼,记者见到了柴云振,他手拿香烟坐在靠窗的一把藤椅上。老伴刘传群指着一旁的两根拐杖说:“要不是摔伤了,他从早到晚都在街上找事干,看到不顺眼的事就要管。”柴云振2
期刊
2016年刊物的栏目设计总体原则是保持现有风格,加大策划力度,调整主打栏目,凸显传奇本色。  目前杂志中的六个板块:特别策划、高端看点、最新发现、非常年代、风云人物和精品连载,每个板块里含有子栏目,特别是“特别策划、高端看点”尤其受到读者欢迎。因此明年在这个基础上作一个微调。  一是开辟“深度”板块。将目前的“特别策划”板块改为“深度传奇”,集中15- 20页,就一个人一件事讲深讲透讲精准。今年开
期刊
“小燕子”闻名全国  她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她是按照党的要求选择丈夫的“燕子姑娘”,她是1973- 1983年间的天津市市委副书记———“邢燕子”的这些辉煌经历,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像是一部传奇;但对每个经历过那段往事的人而言,她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和符号。  邢燕子的故事,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她初中毕业,放弃在大城市就业,回到爷爷所在的天津市宝坻县大中公社司
期刊
“不重金银重耕耘”下乡  1957年8月23日,一批青年学生由天津闹市来到农村扎根落户,年方21岁的赵耘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南耕北耘”———南方的董加耕,北方的赵耘,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叫得很响的两个人,他们曾影响了一代人。赵耘1936年出生在山西左权县柳林乡三教村一个雇农家庭里。他的少年时代就生活在这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又很贫穷的老区,从小受到艰苦的磨砺和革命的熏陶,这
期刊
形象好,表达能力强,这样的人搁在哪儿都容易成名,更别说是在军队。说张召忠是20年来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现役军人之一,绝非夸张。张召忠说话方式难以复制,敢言和犀利且不说,关键是有趣,他恐怕是唯一一个在大众媒体上说话有趣的现役军人。  被称呼为“战略忽悠局局长”  细究张召忠身上的争议,无非围绕两类事。其一是他在某些具体预测上失误,其二是他在战略上始终唱衰美国。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