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扩增大庆地区分离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N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牛副流感3型N基因,将该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的BamHⅠ、HindⅢ酶切位
【机 构】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12B03-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9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增大庆地区分离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N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牛副流感3型N基因,将该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的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中,测定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BPIV-3-N基因全长1 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该N段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日本分离株910N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7%,氨基酸同源性为100%。
其他文献
利用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扩增出ε毒素基因,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对其进行酶切,回收984bp的ε毒素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在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
为了建立评价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gB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序列,大小为768bp,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gB76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辣根过氧化物酶(LSAB)法对30例PHCC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