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g/L氯化钠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Meta分析方法研究75 g/L氯化钠(NaCl)溶液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EBSCO数据库,根据制定的入选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选定的RCT提取和分析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血钠和病死率等指标,以等渗晶体液为参照评价75 g/L氯化钠溶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Review Manager 5.0.25分析提取的相关数据. 结果 共有6篇RCT符合入选标准.分析表明75 g/L氯化钠溶液相对于等渗晶体液可以早期、快速提升血压(标准差=6.23,95%CI 2.78~9.69,P<0.01),同时可以造成血红蛋白含量的下降(标准差=-6.11,95%CI -8.25~ -3.96,P<0.01);75 g/L氯化钠溶液产生的短期高渗状态总体上是有效和安全的(标准差=7.97,95% CI 7.55~ 8.38,P<0.01);75 g/L氯化钠溶液组与等渗晶体液组比较,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率=0.96,95% CI0.84 ~1.10,P>0.05). 结论 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使用小容量75 g/L氯化钠溶液是安全和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TCCF)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技术要点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59例TCCF,共进行栓塞术64次.随访时间3个月~2年. 结果 48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1%;11例瘘口及颈内动脉被同时闭塞.5例在治疗后3d内复发(复发率为8%),再次
由重庆市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西部骨科论坛”将于2012年6月14—16日在重庆市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大会是继青海会议后又一次展现近一年来泛西部骨科界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观念的盛会.将就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畸形、感染、老年骨科疾病等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将以大会发言、专题辩论和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深入讨论。
期刊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BBB)破坏是导致患者脑水肿和颅高压的最重要病理基础,也是导致颅脑创伤患者死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高热可能会进一步破坏BBB结构和功能,加重继发性脑损害.亚低温则具有BBB保护作用.笔者概述高热和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BBB的影响及其主要机制,为临床提高颅脑创伤救治成功率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hAECs)在移植治疗兔脑出血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兔脑出血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AECs移植组及等渗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反转录病毒转染hAECs,转染后的hAECs移植入实验组中,定期观察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发展及人们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增加,我国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因老年人体质差,身体抗病能力降低,大多数都患有一种或多种内科慢性疾病,如何尽快地解除早期痛苦,减少卧床时间,早期康复,是每位骨科医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治疗技术及医疗器械的发展进步,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大多数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4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
期刊
目的 研究创伤致长骨骨折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4月共收治创伤致四肢长骨骨折患者21例,所有患者均来自同一创伤治疗中心,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2 ~60岁,平均45.0岁.17例(81%)为闭合性损伤,4例(19
面部是人体最为暴露的部位,"面子问题"如若处置不当,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双重伤害.以往人们面部受到外伤后,一般会门急诊简易清创缝合治疗,待出现了明显瘢痕,甚至造成面部器官的错位畸形和功能障碍,才会想起整形美容治疗.而一般的整形需在受伤后0.5 ~1年,待瘢痕稳定后进行.而此时创伤已畸形愈合,修复如初难度较大,效果也往往不甚理想.由此患者蒙受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乃至造成纠纷.2006年3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创伤将上升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肿瘤[1-2].虽然损伤控制外科、限制性液体复苏等新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3-4],但创伤患者常因大量失血而需要输血治疗.创伤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并发症及血液资源短缺等要求临床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合理安全输血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本期刊出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创伤和重症急救技术研究"资助的专
期刊
目的 研制用于拆除骨科滑丝空心螺钉拆除的EZ取钉器,探讨其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并通过临床应用来验证取出效果. 方法 采用新鲜尸骨标本,股骨、胫骨、尺桡骨各3具,按临床要求固定螺钉,骨髓腔内灌注骨水泥,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个生物力学测试模型组:A组为起子取螺钉打滑时最大扭力组;B组为EZ取钉器一个手柄时最大扭力组;C组为EZ取钉器两个手柄时最大扭力组.固定螺钉为直径4.5 mm和直径3.5 m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1appaconitine,LA)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脑含水量以及血清IL-1、IL-2和TNF—a水平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功能。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组和TBI+LA组,每组8只。TBI组和TBI+LA组制作大鼠颅脑液压打击伤(FPI)模型,TBI+LA组大鼠接受腹腔注射IJA(4mg/kg,连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