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实践课程质量,特别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效果十分显著。基于此,本文对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植物生产与环境;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203
《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程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以将来从事园艺事业为主,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才能继续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园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目标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且教学的过程十分详细,可以将教学的目标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进行讨论继而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学生在拿到目标之后会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学习,最终完成课程项目,教师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和指导,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将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教授给学生,再进行教学示范,学生在自己进行实践练习时教师会先给予一定的提示和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交给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2.1 目标的确定
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其中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植物的结构以及生长规律等有所了解,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明确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熟练掌握控制环境因素的方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有一定观察的技能,如对水、光、土、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的观察和测试,且具有调控这些因素的能力,结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对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提升植物生长的质量和速度;价值观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主要是指学生要保持热爱专业的态度以及踏实勤学的劲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2 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门课,很多学生都觉得学起来复杂抽象,在学习知识时会产生瓶颈,从而导致学习劲头上不去,兴趣下降等现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程的兴趣,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和会学这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立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只有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才是真正的教授学生。例如在进行土质检测时,可以先让学生采集样品,并且提供一定的指导,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采集场所,如实训基地、苗圃、校园、农田等。学生采集完土壤样品后分组进行实验,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出土质检测报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即可。这样有目标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主动性
有效的教学模式都是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设计出适合学生學习的教学方案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参与学生之间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各个过程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而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用人单位考虑的首要选项。项目化教学对理科学生来说相对较难,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则相对简单一些,通过对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容易产生雷同,其中90% 以上的学生都存在照抄行为,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在布置任务前教会学生查阅参考。
2.4 确定实践项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思考“什么样的实践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专业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之后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专业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分析,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点,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达到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在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时,目标为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为主,先进行任务的布置,然后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学生在完成计划后,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和检查,之后要给予一定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继东.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殷杰.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关键词:植物生产与环境;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203
《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程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以将来从事园艺事业为主,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才能继续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园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项目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目标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且教学的过程十分详细,可以将教学的目标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进行讨论继而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学生在拿到目标之后会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学习,最终完成课程项目,教师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和指导,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将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教授给学生,再进行教学示范,学生在自己进行实践练习时教师会先给予一定的提示和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交给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2.1 目标的确定
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其中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植物的结构以及生长规律等有所了解,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明确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熟练掌握控制环境因素的方法;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有一定观察的技能,如对水、光、土、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的观察和测试,且具有调控这些因素的能力,结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对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提升植物生长的质量和速度;价值观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主要是指学生要保持热爱专业的态度以及踏实勤学的劲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2 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门课,很多学生都觉得学起来复杂抽象,在学习知识时会产生瓶颈,从而导致学习劲头上不去,兴趣下降等现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程的兴趣,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理解和会学这门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立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只有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才是真正的教授学生。例如在进行土质检测时,可以先让学生采集样品,并且提供一定的指导,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采集场所,如实训基地、苗圃、校园、农田等。学生采集完土壤样品后分组进行实验,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出土质检测报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即可。这样有目标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主动性
有效的教学模式都是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设计出适合学生學习的教学方案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参与学生之间的分析和讨论,通过各个过程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而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用人单位考虑的首要选项。项目化教学对理科学生来说相对较难,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则相对简单一些,通过对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容易产生雷同,其中90% 以上的学生都存在照抄行为,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在布置任务前教会学生查阅参考。
2.4 确定实践项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思考“什么样的实践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专业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之后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专业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分析,从中学习他们的优点,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达到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在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这一课时,目标为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为主,先进行任务的布置,然后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学生在完成计划后,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和检查,之后要给予一定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继东.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殷杰.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