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中“丑”的崇高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o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一书不仅具有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是庄子较早的把审丑纳入到了中国古典美学领域,标榜了中国古代的审丑经验。本文探讨了《庄子》寓言故事中的 “审丑”美学研究:从无数“丑”的意象来探讨其内在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蕴,剖析庄子言“丑”的思想根源所在,以及“丑”的表现力,从而体现庄子的审丑观-“丑”的崇高。
  关键词:“丑”;“崇高”
  一、《庄子》寓言中“丑”的表现
  《庄子》中,塑造了一大批的“丑”意象,“丑”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概念,彰显着宇宙的生命力,显示着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是庄子表达其审美观、人生观、宇宙观的关键所在。“丑”意象构成了《庄子》一书的灵魂。“丑”显示宇宙生命力。自然于无为素朴中展现生意,承载真理,揭示真相。
  (一)无用之用――“散木”形象
  《庄子》中描绘了一系列的“散木”形象,这些树木的外形都不是笔直挺拔的,有些可以说是丑陋无比,但是在庄子的笔下他们却有着熠熠闪光之处。庄子把自然界的存在物原原本本的描绘出来,在朴素中彰显生机,庄子思想在“道”的指引下,通过因丑陋而被人认为无用的“散木”形象,提出了“无用之用”的理念,一反人们以“有用”为美的普遍心理,赋予了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价值的丑陋的“散木”以生命和意义。
  《庄子》中提到的第一个“散木”形象是“大瓠”,惠子认为大瓠大而无用,就把它打碎了。当惠子认为大瓠无用,其实是没有找到使用他的正确方法。在庄子看来,对大瓠之用在于“用大”,即大瓠的真正价值在于“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在《逍遥游》中,庄子又描写了樗,栎树,大木等“散木”形象。这些“散木”都有以下特征:一,他们的外形都不美,巨大无比,枝叶弯曲,在人们眼中是“丑”的;二,他们在人们眼中毫无用处。但庄子认为这些“散木”的价值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出来,即这些“散木”的“丑”显示了他们的宇宙生命力,并且使“丑”具有了“意義的丰满”,在这里庄子冲破了日常生活中人们从外形上辨别事物丑美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实用价值的思维,从另一种角度看世界。摒弃耳目和心智的影响,用“气”去感受,从而让人们了解道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开始了另外一种评判思维方式。外形“丑”同样可以有生命感和生命力可以充满活力,在宇宙中傲然生存。
  (二)齐物自然――“丑物”形象
  庄子的笔下,还塑造了一系列“丑物”形象,来说明宇宙的生命力。这些“丑物”也体现了庄子齐物自然的思想,是“使万物齐同于道”的思想体现。
  在《齐物论》中阐述了吾丧我、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观念。大胆使用“丑物”形象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丑物”在自然界中生长存活,对待他们的态度应该与美好的事物是同一的。事物是有差异性的应在“道”中把握事物的差异性。
  首先,庄子认为世界没有物我之分,因为物我之分是不齐思想的最终根源,《秋水》中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奇一”的“齐物”思想,认为万物平等,“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没有彼此之分,也没用贵贱,高低之分,世界万物虽有不同的形态和属性,但是物性都是平等的,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非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则“美”与“丑”没有非此即彼的界限,也不存在优劣贵贱之分,他们同属于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丑”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形态,是和美并列存在的范畴。“道”中消解“丑”“美”达到“齐物”《知北游》中用“蝼蚁”“梯稗” “瓦甓” “屎溺”这些在形象上看上去丑陋的事物来描绘,不但说明了“道”无处不在,同时也说明了“丑”中包含着真理和真知。
  (三)逍遥生死—“骷髅”形象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丑”形象,它表达了庄子逍遥生死的观念,这个形象就是“骷髅”。宇宙自然的生命力也赋予了人们宝贵的生命,有生命就会有死亡,“骷髅”色形象说明了庄子开始关注生死问题,在论述死亡的时候,不仅描述死亡现象,同时也表达了“死之乐”的思想,这种对死亡的阐释是庄子“齐是非”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庄子看来,应该大胆直视死亡,大胆对这个丑陋的现象进行审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消除恐惧心理,不再逃避死亡,从而在人们的生命中不再仅仅有“乐生”同时也能感受道“乐死”的精神要领。“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腐朽。化腐朽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朽。故日通天下一气耳。”庄子认为生命就是由“气”组成的无论生死都是“气”的变化,生死相同都源于自然同时又归于自然。
  二、“丑”的美学思想 ——自然美
  《庄子》一书中众多“丑”意象虽然所涵指的具体思想要旨不尽相同,但不约而同的呈现出一种突破束缚和颠覆传统的力量,承载着庄子消解世俗价值体系、支离传统秩序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体现“丑”所凝聚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意蕴--“丑”的崇高(言说真理)。
  (一)自然美
  庄子笔下“丑”作为一种独立的姿态,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庄子主张“道法自然”也就是“法天贵真”,即回归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天地大美即自然之美。自然美即是,自然而然的美,本性的美,本色的美,顺应自然的美。“以道观之,万物齐一”从道的角度看待世界,以“自然”的视角对待万物,则“美”与“丑”没有彼此的界限,也不存在贵贱之分,同属于自然界的一个部分。
  (二)德之美
  “外天下、外物、外生”臻达玄德之境。庄子在《德充符》中有几为身体残缺、样貌丑陋的“畸人”形象,试图通过众多畸人形象阐述“德”之含义。通过世俗形德观念的支离,达到异于传统、消解世俗价值体系的目的。也是诸多“丑”意象的根本思想宗旨,亦是“丑”的美学思想。“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在“心斋坐忘”中体会至德。 “德”之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纯朴的自然本性,二是最高的修养境界。
  三、“丑”的崇高—-颠覆.印证
  “丑”最初是指外在形貌上的丑陋。即个体外在形式上不规则不和谐是“丑”的基本内涵。正是基于“丑”的本源意义基础上,传统美学当中,对于“丑”的讨论也着眼于其外在形式上的特征。“丑”以自身携带的否定性质,展开了对于传统美学肯定性片面伸张下的审美传统的批判。从这种“丑”所凝聚的以否定性为基础的批判与颠覆的哲学内蕴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视到庄子之所以会采取众多的具体“丑”意象形式来承载思想做法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庄子》文中的众多“丑”意象都不约而同的承载同一个思想主题:支离世俗、消解传统。无论是无用之“散木”对于传统功利价值观念的消解,还是“畸人”对于传统形躯意识和德性观念的支离,都能够让我们看到,庄子对于传统的、世俗思想观念的价值体系的质疑和颠覆。通过具体的丑人、丑物的意象来承载,将一种突破和颠覆的力量通过“丑”的形式来传递。体现“丑”的美学思想:对审美观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对天地万物的包容和对生命的关怀,以及对真理的揭示。
  作者简介:白红利(1991年 6月-),女,籍贯:河南省濮阳市,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油画方向)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射弩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有着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少数民族体系中,射弩运动项目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射弩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民族射弩比赛和国际标准射弩比赛是有很大区别的。民族射弩的弩箭必须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接力跑速度核心技术研究,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控制向心力,从而提高接力跑速度。研究结论:通过接力跑速度核心技术研究得知,我国运动员在接力跑项目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的原因,通过该研究让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保持良好的成绩,为我国运动员在之后的赛场上提供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 技术特征;合力速度;交接棒;核心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
期刊
摘要:李清照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女性词人,其诗词风格婉约清丽,内容平淡通俗,诗词自然柔美,意境悠遠绵长。李清照是站在女性的视角与审美去描述事物,将婉约词的风格表现的生动淋漓,具有一代词人独特的风格,是婉约词派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我认为,李清照诗词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诗词比喻与灵巧的写作手段。作为高三学生,我非常喜欢李清照的诗词,本文我将对李清照诗词中的比喻与叠字叠句进行研究。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节分点教学和传统教学实验,对比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剖析健身气功“节分点”教学模式的应用;结果表明:“节分点”教学模式对健身气功教学有显著性效应,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健身气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健身气功文化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等。  关键词:健身气功;易筋经;节分点;教学模式  前言  “节分点”教学模式是将健身气功教学
期刊
摘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许多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都会选择别具一格的毕业照。不同类型的毕业照拍摄让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成了校园里流动的风景。不同毕业照的类型彰显出不同学生的特色,这些另类毕业照(学士服、正装除外)不仅彰显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选择的背后也显示出每个学生以及学校的文化内涵,而毕业照是文化的载体。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不同高校另类毕业照的差异
期刊
摘要:“敦煌舞”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人民对艺术文化追求的发展中而逐步产生的,是在众多舞蹈艺术工作者们对敦煌彩塑、敦煌壁画、以及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结合唐代乐舞元素还原的古典舞蹈艺术。本研究针对其理论与技术进行比较,以便补充现有的敦煌舞理论研究要素,支持敦煌舞的创编、解析、以及理论研究。  关键词:敦煌舞语汇;技术比较;理论研究  一、关于敦煌舞艺术语汇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敦煌舞源自于敦煌壁
期刊
摘要:网前意识是指网球爱好者在从事网球实践过程中,通过大脑积极思维,运用各种技战术从底线向前场移动击球的一种进攻性击球意识。目的在于造成对手的受迫性或非受迫性失误,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取得最终胜利。本文通过对网球爱好者的网球意识重要性、网前截击意识和底线或者中场击球时的“往前”意识等的分析,对如何培养网前意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球;网球爱好者;网前意识;培养  1 前言
期刊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可谓是无处不在的,在工业化生产中,其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因此受到了较多企业的青睐。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优势和应用,以求更好的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结合;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较
期刊
摘要:加强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郊区区委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集中攻坚,大幅度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全覆盖,夯实了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为持续推进“三大重点”,深入实施“五项举措”,着力实现“十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非公党建;两
期刊
摘要:自动化技术是当前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出现提升了机械制造业的效率,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该技术机械制造中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技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结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使用现状,探讨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发展趋势,以求更好的促进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应用  伴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