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与外卖,能挽救餐饮业吗?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当前,星级食肆餐厅纷纷开发外卖业务,以求度过寒冬。

  “饮茶咯喂!”“安心外賣送到家,星级美味一‘键’之遥!”“扫码下单,外卖到家!”……最近阿May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在为她服务的广州某五星级酒店餐饮外卖产品吆喝。不过尽管她努力销售,成绩单还是不算理想。“如果是平常日子,很快就会抢光。”
  这给中高端的餐饮业一次严峻考验,怎么活下去?

原本是旺季


  刚刚过去的2月,适逢春节和寒假,原本是餐饮业的旺季,然而一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一记迎头痛击,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尤以餐饮、旅游和航空业为甚。自1月24日开始,作为严重依赖现金流的行业,整个餐饮行业被“速冻”,营业额接近零,2月底才开始缓慢复苏。
  然而在3月,情况并不理想。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餐饮业注销企业达到1.3万家。“食在广东”的情况又如何?2月29日,“日料大王”和民居酒屋宣布关闭全部7家直营店,直接退出中国市场;3月1日,深圳老牌餐饮企业醉翁亭宣布停业;广州渔民新村龙苑店、临江店也相继结业;3月23日,广州点都德宣布关闭其中5家门店,新店拓展计划也推迟……聊到目前的惨况,广州胡桃里董事李斌直言:“现在不是赚不赚钱,而是赔多少的问题。”
  位于广州太古汇的江南厨子是一家中高端消费的淮扬菜馆,3月3日恢复堂食后,不少老熟客都冲着招牌糖醋松子鱼回来帮衬,但是生意远不如疫情前。店员说,现在每天最多也只能做到一万多的营业额,但起码要做到七八万才能收支平衡。

做“接地气”的外卖


  堂食迟迟未完全解禁,在流量骤减和成本压力两座大山的压迫下,以前鲜少涉足外卖的高端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纷纷开启“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的自救模式,推出一系列价格很接地气的优惠套餐。
参加过多场餐厅直播的莫澳欣和主厨对话。
大厨化身直播老师、主播卖货、与大厨互动,成为星级酒店维护品牌以及增加社交粘性的尝试。
阿里巴巴旗下的菲住布渴酒店联动饿了么、盒马等平台上线餐饮外卖产品,联手名模/演员胡兵担任外卖大厨,赚足了眼球和话题度。

  在2月中下旬,香格里拉集团旗下中国14家酒店接连开启外卖服务。以广州为例,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夏宫、乐排馆两间米其林餐盘奖餐厅送外卖,单价在30-40元左右,家常小菜、实惠套餐和炖汤撑起了外卖餐单,其中最热销的鱼香茄子猪颈肉配菜饭38元起,每月售出260多份。
  希尔顿集团旗下覆盖全国的60余家酒店也从2月底开始纷纷推出餐饮外卖服务,其中获得米其林餐盘餐厅的广州康莱德酒店韵轩中餐厅推出198元的“招牌外卖三人套餐”,颇受人们欢迎。广州南丰朗豪酒店的明阁餐厅,推出的招牌龙虾响米泡饭、明阁鲜虾饺、黑蒜牛肉粒等,也是外卖点单排名榜首的菜品。深圳龙岗皇冠假日酒店直接喊出了“你身边的五星厨房”的口号,皇冠特色手工鲜肉包每日在外卖平台热销,农家土猪肉做出的包子每个6元,6个25元的实惠价格。而广州花园酒店于2月中旬开始上线外卖的消息,一度引发了朋友圈的刷屏狂欢。
  下个楼取外卖就能满足饕餮们的口腹之欲,充当了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灵鸡汤”—至少还有口好吃的。

叫好,但叫座吗?


  不过,叫好不一定叫座。比起往常堂食人均消费几百上千,这些星级外卖的单价都不高,热销款都是五六十元上下,但市场反应并未出现预期效果。住在广州海珠区的Cindy每天都点外卖,但是只瞄准性价比高的菜式:“惠食佳有些专供外卖的菜式比较便宜,如果是菜牌上的菜品做外卖,也是比较贵的,我不会点。”
  这一点也可以从外卖平台的销售数据上看出,比起高端餐饮,每单二三十元的外卖才是主流,这给定位中高端的餐饮业一次严峻考验。
  按照这个算法,外卖确实不赚钱。即便是口碑和销售俱佳的花园酒店外卖也只能算是“勉强达标”,最好卖的是单价118元的招牌银鳕鱼便当,3月份在美团上卖出了1800多份。广州酒家近一个月在各大外卖平台的平均订单量都接近1000单。而相比之下,更多星级餐厅每天只能卖出十几单。一位不愿具名的广州五星级酒店餐厅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单外卖平均100元计算,每天至少要卖出60至80单才能平摊上材料、人工等成本,这还没算上要给外卖平台的佣金。如果要有明显利润,起码每天要卖出100单。”
  星级餐厅做外卖,还不如说是做广告大品牌,增加曝光度,以及保持团队积极的工作状态,同时希望通过线上平台探索更多可能性,寻求突围之法。雅高集团大中华区主席兼首席运营官罗凯睿(Gary Rosen)在采访中表示,目前酒店业正在面临特殊的挑战时刻,在电子商务方面,除了雅高的微信商城,集团也与饿了么等平台开展合作。而从2月底开始,雅高与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APP合作,以旗下多个品牌酒店的厨师进行“家有大厨”公开课的直播节目,展现各地美食加强和消费者的连接和互动,带来了积极的生活内容和一定的市场效应。   从这方面说,高端餐饮做外卖,卖的不仅是菜式、品质和安全,更是品位、服务和社交。
从星级餐厅的堂食变身星级快餐外卖,你会不会选?

豁出去,活下来


  外卖只是自救的第一步,有了外卖的现金流缓冲,还要增加更多“活下去”的本领。这其中,不少商家也想出各种招数:卖半成品、做直播、卖餐券、开发微商城和小程序,各种方法开源和节流。
  直播带货是继外卖之外最高频使用的新招。前有广东驰名老字号“陶陶居”主理人尹江波登上红餐网直播叫卖,一边是线上输出,一边配合做起周边写字楼团餐定制。后有酒店集团“群雄争鲜”: 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直播活动除了星级大厨公开课教大家做菜,还有互动抽万元大奖、网红下午茶和粤式点心0元抢购等招数。
  万豪国际开展了一连数场名为“星厨直播”的活动,先是2月底,由万豪国际大中华区中餐厨艺总监曹锦明携手4家酒店的行政总厨教授烹饪地道粵菜。在4月8日,万豪国际广东、广西、云南16个城市46家酒店推出餐饮产品限时促销,优惠折扣达5折。
  在珠江新城工作的唐小姐在采访中表示,很多代金券比平时划算很多,而且办公地点附近都有万豪的酒店,买点心餐、自助餐券解决午餐非常超值。不过她同时表示,“很多券是秒清,抢都抢不到,看来大家的消费欲望还是很强的。”
  而作为参与了好几场不同品牌餐饮直播的主持人莫澳欣,也大赞目前餐饮直播的互动效果和销售效果不错。她从事电商直播已经四五年,见证了直播带货的飞速增长。她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直播,“要卖一家酒店6666元的全年自助餐券,开始时担心单价太高卖不动,还参考做了很多功课,看怎么样带动消费者情绪。结果,直播还没正式开始,在销售平台上滚动露出的时候已经火了,300份餐券一下子就卖掉了。”
  还有不少餐厅开始更多元化的自救之路,像广东渔民新村会选择在门店搭建生鲜、熟食超市,广州酒家则加快开发和推出速冻、半成品、成品等食品。还有一些怪招也颇为抢眼球,譬如广州胡桃里门店董事李斌每天都会拍短视频,分享日常,吸引了一众围观“宝马轿车送外卖”的这位老总。
  预计转折时间在哪里?多位餐饮企业经营者都表示,广州餐饮恢复正常状态粗估是6月底、7月初,但对于“报复性消费”,他们并不乐观:经此一“疫”,大家掏钱更谨慎了。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努力救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搭建“绿色通道”如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
  无论疫情何时结束,高端餐饮业的全新线上收入渠道已经开启,他们都意识到,这可以提供更高的抗压和生存能力。也许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再过两年,星级外卖会成为白领午餐的标配。
其他文献
又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年轻的学子在考场内挥汗如雨,然后还要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度日如年。他们的家长,在这一段时间内也必将关注一件事情:孩子能考上什么大学。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有许多人期待着通过高考改写人生。每念及此,我便想起从前的科举考试。  彼时,也是有无数读书人的命运被科举改变。彼时,参加科考的士子们,需要面对的压力远大于今
就战争电影而言,《八佰》较好地完成了这个类型的电影,历来就肩负的两项最基本也最常见的类型使命:激发家国热情,并反对战争。  但凡以战争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会带有这两个主旨。而《八佰》的好就在于,它避免了主旋律电影里惯常的脸谱和说教,而是用更润物细无声的群像细节和事件,来诱导观众的家国情怀,让观众在热泪盈眶时才反应过来:即便平素不承认,也无法摆脱身为同族人的血脉情怀。  这也是《八佰》的最成功的地方
有心人或许早已发现,今年夏天水果店里的“阳光玫瑰青提”有些“泛滥”了,价格一般在20-40元/斤,电商平台上甚至充斥着19.9元2斤、59.9元5斤的阳光玫瑰,主打价格低廉。  而不过就在几年前,“阳光玫瑰”这一品种还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以“贵”闻名。在日本,一串“阳光玫瑰”的售价曾高达500元,平均一颗10元,国内的价格也一度高达300元/斤。  2017年,一次偶然机会,李乐凯尝到了这种
老板娘电话响了  嘉桐街上,灯已灭尽了,整个长沙都浸在雨里。凌晨两点,国平家庭旅馆老板娘李涓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租客的名字。  被惊醒的老板娘按下接听,湖南郴州的中年女人声音颤抖着,求李涓把行李送到医院,“我老公死了”,她和丈夫是旅馆的熟客。  李涓打开郴州夫妇租住的房间,物品上残存着男人的痕迹。暴雨夹裹在风里,拍得窗户直响,李涓后脑勺发紧。三两下打包好行李,李涓推醒熟睡中的姐姐,
将这种需要拿捏的气氛张弛有度地表现出来,还要熨帖生活的质地,是日剧最擅长的。  《四重奏》的爆红不出意料,似纯爱的画面,似悬疑的勾连,泛着机锋冷光的幽默,一句台词就能哽死你,随处埋伏反差和反转。以为是“大龄奇葩抱团取暖”的治愈故事,未免太低估坂元裕二的业务能力。第一集里,从KTV同步走出四个人,看似萍水相逢其实各怀款曲,内情掩映下的群戏就像雾里看花,越不真切,越耐人寻味。  作为坂元裕二的迷妹,我
马云喜欢读金庸。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是个绝世高手,仅仅在第十回短暂登场。令狐冲被罚面壁时,偶遇常年隐居在华山思过崖后洞的风清扬。风清扬见他不拘一格,便传授了“独孤九剑”,正是这门武功绝学,助令狐冲成为一代豪侠。  马云曾说,“风清扬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老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共同点,他选择用“风清扬”作为自己在阿里巴巴的花名。  就像风清扬对令狐冲的教导改变了《笑傲江湖》的故事,
可以说,2019年是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交作业的一年。贾樟柯、娄烨、刁亦男、王小帅、王全安等几个导演集体亮相国际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甚至收获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两座银熊奖。  中国电影经历了这样的高燃时刻之后,2020年注定是中国电影的小年。一方面是主要的中国导演缺少力度作品,另一方面则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谁也预想不到整个春季档会报废,影院会停业。2020年的中国电影工业,其曲折的未来,真是肉眼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生活小常识,大家平时早上吃什么饭呢?”  “你来说!哦,牛奶。”  “他来说!哦,包子。”  “這位同学来说!哦,这位同学说胡辣汤”……  视频中的“老师”课讲得极富感情,只是面前没有一个学生——她对着空气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再自己作答。  这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考生在模拟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无生上课”。  在小红书中发出了视频,这名考生配文“太丢人了”。而由于
谁也没想到,2021年春季的第一个爆品既不是什么樱花限定,也不是踏青野餐、山谷BBQ,而是诞生于便利店里的私人订制特调——便利店调酒。  打开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就会发现各种花样百出的便利店调酒攻略正在疯狂刷屏。这种软饮 迷你瓶装酒的照片是不是觉得十分熟悉?如果在小红书的搜索框中输入“便利店调酒”,下拉菜单显示这个内容有3400多篇笔记,其中 #一招get便利店调酒 的话题也有超过170
在这次采访的前期沟通过程中,大部分潜在采访对象都拒绝了出镜这个要求,多次劝说都拒绝了这个请求。一位约好的采访对象,甚至因为可能要出镜这个问题,最后直接婉拒了采访。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这种群体性的拒绝出镜,在过去是很难遭遇的。  这或许是养猫人特有的疏离感。他们为人内向,对于外界的稍稍“越界”的要求都会直接回绝。这和猫的个性真的很像。  采访对象宝生说,“我和我家猫,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