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追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培养内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深挖教材矿藏,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方法有:
  
  一、设疑引趣,播撒创新种子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助推学习进程。
  1、要善用悬念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油然而生。
  2、要善用生动情境燃起激情。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同时还可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扶持到放手,热情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创新目的,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
  
  三、强化说写实践,培育创新幼苗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及时准确评价,鼓励提升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认可。为了鼓励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点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热情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必须渗透于教学之中,语文教学只有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其他文献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引导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有效地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原则;方法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思维的原则。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智力的催化剂。要使学生爱学习、爱数学,必须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时,我们不妨设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为抽象的数学学习提供较充分的感性知识,降低思维难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
期刊
根据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之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基础,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切实节省教学时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故此,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尝试了“一课一得”的教法。  所谓“一课一得”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让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扎实学到一点知识并能把这点知识转化为能力。一篇课文是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讲、学生可以学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做了讨论:合作学习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合作学习的控制。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上被广泛采用。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兴趣能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意识,从而使学生己忆思维的力度凝聚在一起,而且达到智商活动的最佳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搞好中学生的美术课教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多年来从事美术教师的教师,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加强美育,激发兴趣    美术课包含着美育和绘画技能两大教学任务。中学阶段审
期刊
摘 要: 中学英语教学如何有效创新是每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索,建构以情景创设为契机,以问题为纽带,以互动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即“情景互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互动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具有广阔的研究和探索天地。现就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人类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将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传入神经中枢,形成直觉印象的能力。化学
期刊
设置情景,以“奇”激趣——爱因斯坦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的不断摆脱。”好奇是少年儿童的特点,好奇心激起兴趣,只有满足了好奇心才能满足求知欲。设置情景,以“奇”激趣,就是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感到好奇、有趣,在心理上激起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急切愿望,并能自觉地以此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  启发思维,以“启”激趣——启发思维是引起兴趣的有
期刊
摘 要: 本人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跟踪新高技术的能力,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 ,因材制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中就具体做法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    “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