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习”毁了的老板们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的确是企业老板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学习过度和不恰当的学习却反而导致企业走向毁灭的深渊。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让学习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无疑是企业界非常时髦的话题。许多企业老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惜重金到处去听课和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及从市场上买回大量的培训光盘来学习。结果钱花了不少,但是企业经营却越来越糟,甚至走向破产的境地。难道是学习错了吗?那么由于学习而导致企业走向失败的现象都有哪些呢?
  
  学习变成了企业折腾
  
  许多企业老板,喜欢学习,喜欢到处去听课,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学习完后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做一些改进,而是拿一些学来的东西去折腾企业,事情就有点麻烦了。
  曾有一个在企业担任营销副总的朋友准备辞职,探问原因居然是老板太爱学习了,折腾的实在受不了了。原来该企业的董事长每个月都要到上海、北京等地去听几次专家的课,而且简直成了几个专家的粉丝,只要得知他们要讲课,就是再忙也要赶过去听。听课倒无所谓,但是每次听完课,还没有到家就要通知召集主要部门领导开会,美其名曰自己学了习要给大家分享,而且要命的是这个老板是个夜猫子,很多时候都是深夜了他还在兴趣盎然的大讲特讲自己的学习心得,有光盘的还会组织大家看光盘。讲完了后,大家还得写学习心得,要写出自己部门根据专家的讲课内容拿出的部门整改方案。
  由于老板每个月基本上都要出去听课学习,所以基本每个月大家都得写学习心得和整改方案。不同专家讲课所站的角度和参考的企业会有差异,所以就会经常出现才拿某个专家的讲课内容做出的整改方案,董事长听了另一个专家的课后就要更改,很多东西都自相矛盾,搞得大家不知道哪位专家才是“高人”了,反正变来变去,搞得大家疲惫不堪,正常的工作无法进行。
  刚开始时,曾有人对老板的这种做法提出异议,并建议老板在听完课后,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去作一些调整,而且不要老变来变去。但是老板马上就训斥他“难道我去学习错了吗,我学习后给大家分享错了吗,如果你有专家的水平,我就听你的,行不行?”。后来就没人敢再提反对意见了,反正人家是老板,企业是人家的,要折腾大家就跟着折腾吧。
  
  东施效颦,照搬模式
  
  企业的运作需要建立模式,也需要向先进的企业学习好的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模式在所有的企业都适用,企业在学习别人模式并建立自己模式的同时更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因为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和环境,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去照搬别人的模式,其结果给企业带来的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曾有一家食品企业A在前几年比本省的另一家食品企业B运作的还好,但是近几年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方已经成为行业前五名,而自己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所以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就很苦闷,希望能够找到原因。为了能够找到原因,该董事长不惜代价从对方公司买来各种制度、资料,并且请对方的公司高管到公司讲课。经过这一系列动作,董事长好像有点醒悟了,原来自己公司与对方公司的运作模式上不一样,既然别人这么快能超越自己,那么说明对方的模式就是正确的,是有效的。
  于是一场照搬对方企业运作模式的运动就开始了,董事长亲自在员工大会上做了动员。对方企业的组织构架、薪资体系方案甚至各种制度只不过是在文件的开头换成了自己公司的名字就开始照搬了,然后开始在公司强力进行推进。
  但是公司运作却越来越混乱,业绩反而下滑非常严重。开始该董事长认为一开始大家还不适应,慢慢大家适应了就好了,但是事与愿违,情况越来越糟糕。
  其实对这两家企业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A企业之所以在本次学习B企业模式中失败。是因为B企业的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的运作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慢慢积累和提炼出来的,是与B企业的现实情况高度吻合的。而A企业无论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环境都无法有效支撑从B企业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照搬的运作模式。
  
  变化无常,企业失去方向
  
  一个企业的战略得以实现,需要企业在战略确定了以后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如果企业的战略处于飘摇不定、经常切换的状态,那么企业就离死亡不远了。
  某饼干企业,在九十年代抓住当时饼干企业少,饼干市场快速发展之机遇,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迅速在全国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0万吨,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大量的饼干企业进入市场,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很难实现企业的再次突破。
  企业的不利局面使该企业董事长如卧针毡,急希望能够找到企业的突围之道来改变企业现状。
  在一次听某品牌专家的讲课中,该专家讲到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来自于品牌,没有品牌的企业将只能经营愈加困难,只能赚取很微薄的利润等等。该企业董事长听了课后,感觉如同醍醐灌顶,认为自己企业之所以局面如此不妙,原因就在于自己的产品品牌不够响亮,产品的附加值太低所造成的。
  于是,该企业打造品牌的运动便开始了,专门聘请了咨询公司负责企业的品牌运作,在组织构架上设立了城市市场营销部门,成立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办事处;在产品上为了支撑高昂的费用,就把原来的产品价格进行了大幅提升,在新产品开发上模仿一线品牌企业的产品;在品牌运作上,从银行申请贷款在央视和省级卫视大量投放广告,高调参加全国糖酒会实施全国招商,花钱去买名牌产品称号等等。
  一开始企业的烧钱运作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大量的经销商被开发出来,企业的回款大量增加,生产车间陷入忙碌状态,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是没有半年,问题却接连出现,一是企业的资金无法继续支持这场昂贵的造品牌运作,不得不撤下电视广告,而且企业所产生的利润也根本无法消化巨额的费用开支,而且更严重的是,由于企业的产品不适合市场,大量的市场出现了退货现象,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已经关闭了大门,还催促还贷,没有办法,企业就只能靠拖欠员工工资和经销商政策来艰难度日,花钱买来的名牌产品称号和证书也并没有如企业所愿能够给企业带来滚滚财源,企业的现金链陷入断裂的危机,经销商队伍和员工队伍人心惶惶,出现大量流失。
  为了能够找到企业的破解之道,董事长又开始学习了。
  在一次听专家的课后,该董事长课后与该专家进行了深度沟通,该专家向他建议,应该确立像方便面行业的白象、华龙等企业的“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再占领城市”的企业战略和发展路径。该董事长听后感到重遇知音。
  紧接着企业开始调整战略,撤销了运作城市市场的营销部门,主动放弃城市市场,把企业的营销中心向三四线市场转移,开发适应三四级市场的产品,渐渐的企业的现金流开始顺畅起来,银行的贷款也还了一部分,企业的运转开始进入正常状态。
  日子才好过一段时间,企业邀请一个一线品牌企业的高管到公司讲课,该高管在介绍了自己所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并大谈特谈企业的经营之道和品牌理念。该董事长听着听着,觉得对方说的有理,对方企业的饼干吨售价超过3万元,而自己的产品吨售价才8000元左右,这样做下去前途好像不太光明。然后他分析了自己前次运作品牌和城市市场的失误之处在于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并不是战略本身有什么问题。
  于是企业的战略又一次开始大规模调整,产品售价恢复到2.5万元/吨,放弃原来的产品,重点运作城市市场,原来运作三四级市场的团队遭到清洗……
  前段时间,我很遗憾地听说该企业已经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其他公司。
  许多企业经理人不怕老板知道的少,就害怕老板学习能力太强,一天一个点子,半天一个想法。老板的新想法、新思路层出不穷,使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有效进行,企业的运作体系一片混乱。不恰当的折腾最终定使企业陷入长不大或经营日趋衰败的境地。
  
  责编 林学勤
其他文献
五、区域代理商的选择与开发    1、区域代理商选择的标准:  (1)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资金实力,资金实力越大,才能有大的储货能力、销售网络铺货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选择所有家电代理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具有强大的分销网络。代理商一定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包括二级批发渠道和零售渠道。  (3)有小家电操作经验。小家电虽属家电范围,但他的代理与大家电是截然有区别的。  (4)
期刊
经销商商业模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改变工业愿景并导致针对整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新商业实体出现。    新经销商模式与商业实体的产生    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汽车“经销商大卖场”中,近20个汽车品牌商家在一所娱乐公园内参展,他们提供汽车销售和服务。同时,在该商场中,还有饭店、可上网的咖啡店、酒店、购物中心、儿童游乐园和免费的电影院。所有的这些服务都是为了增加这个园林化购物中心的
期刊
大多数企业发现,在困境下很难实现自身的转型。那些采用经过验证的策略的企业显著地提高了成功转型的几率。    成功转型的计划相对而言并不多,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多家机构的调查均显示,企业转型的成功率不足40%。不过,我们近期的研究凸显出这样一个事实:某些策略可提高企业转型的成功几率。其中,最重要的策略包括确定清晰宏大的远景和目标,让高层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制定明确的转型结构,以及动员和保持企业全体员
期刊
永远不存在开始创业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有抱负,并且愿意付诸努力,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在旅途中,我遇到了很多有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其中一些人有开创或购买一家企业的梦想,但似乎总能找到按兵不动的借口。他们未能开办企业的理由听起来似乎令人信服,但事实上没有一条真正经得起仔细推敲。  在这些借口中,位居首位的往往是缺乏资本。这有许多解决办法。我在18岁时所做的第一笔生意,是与牛津大学(Oxford)
期刊
不论你是单一团队的领导者还是多个团队的管理人,团队管理工作都是你职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今日,集多重技术于一身的工作方法已逐渐取代阶层式的、缺乏弹性的传统工作体制,团队合作因而很快就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工作方式。对于每一位参与团队管理工作的人而言,学习、理解并运用团队管理中“达成计划所需的技巧、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激发团队最大的潜能”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为自己专业化地管理好一个团队创造有利
期刊
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与三四级市场特点相适宜的平台,才能保证在三四级市场实现盈利。    进入三四级市场的号角已吹响了很久,面对这样一个有特点、有个性、有生命的市场,照搬一二线市场的经验显然不能实现在三四级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三四线市场的进入过程中要把握哪些策略要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呢?综合各方研究成果,结合多年的营销经验,笔者将决胜三四级市场的关键策略归纳为新4P。    一、P1(Po
期刊
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是迅速的,市场容量也是巨大的。从目前来看,中国啤酒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由规模战向价值战转型的交接期,无论大型集团还是小型厂家,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洗礼。    中国啤酒产业自1978年复苏,各地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建立,到1992年产量突破1000万千升,用了14年;至1999年突破2000万千升用了7年;从2000万(1999年)达到3000万(2005年)用了6年,而迈过4000万千升
期刊
情境规划的方法不是摆脱经济困境的仙丹妙药,但是有利于企业的诊断器。    情境规划是一项为了正确制定企业战略对外来情境进行探索的管理模型。Scenario Planning要求先设计几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接着再去想象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事发生,并解释由此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荷兰皇家壳牌作为首个使用情境规划法的公司,对这一方法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情境,就是经过仔细构思的有关未来的不同版本的故事,它们包含
期刊
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春耕行动”走进湖北,在武汉召开客户沟通会。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CTR市场研究公司副总裁田涛以及劲酒集团、稻花香集团、健民集团、东风汽车、美尔雅集团、丝宝集团、东风雪铁龙等近30家湖北企业参会。会间,记者采访了湖北劲酒集团董事长吴少勋。  记者:吴总,劲酒是央视的老朋友了,在央视做宣传很有些年头了啊!  吴少勋:我是1987年到酒厂做
期刊
2009年5月份,国内最早成立,也是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网和国内最大的网络综合卖场淘宝网分别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广告时段中,这在业内外都引发了强烈的关注。专家认为,搜狐和淘宝在央视的高调亮相,不仅表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拉开了缔造自身强大品牌的序幕,也表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融合的开始。    登陆央视广告舞台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用户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和升级,互联网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