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种能力将有助于数学的有效学习。介绍了运用创设情境、分组分层教学、鼓励创新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能力;分层;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形成这种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思考、多探究,进行合作、创新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狀态下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认知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知识、看清楚自己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又能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点,让他们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比如在“圆柱的体积”知识点的学习时,笔者把学生带到一个美好的情境之中。我们进入到了动物王国,此时,正值动物王国一年一次的泼水节,我们的朋友熊大和熊二手里都有一个水桶,熊大手里提的蓝色水桶又粗又矮,而熊二手里提的水桶则是又细又高,他们在一起争论起来,熊大说 “我的蓝色水桶比你的粗,里面的水肯定就会比你的多。”而熊二也不甘示弱,拍拍自己的黄色水桶说:“我们来比一比,我的比你的高,里面的水自然比你的多。”两兄弟越争论激烈,差一点打起来。兄弟俩不服气,找来光头强做裁判,可是光头强怎么挠头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我鼓励小朋友们,你能不能想出办法呢?学生都感觉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于是纷纷想办法帮兄弟两个计算出里面的水的多少。有的找书上的公式,有的把水桶里的水互相倒一倒,比一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此,教师也帮助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方法,引起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分组学习提高协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与主动参与者,而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指导者,是学生的解惑者,教师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他们在自发的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当然了,学生成为属于自己的学习者,那就要努力想出一切办法解决问题,无疑,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自己的努力加上与别人的合作,使问题的解决更加顺利。比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知识点时,我们先推导出公式V=sh,为了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这个公式,笔者并没有直接套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个水桶、尺子、笔记本等,让他们到器材室再找一些材料辅助他们进行公式的探索。他们分组后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测量数据,有的记录,有的运算,有的专门负责器材,还有的做小小监督员,不让这个过程出现错误,很快,他们就解决了问题。
  三、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
  学生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内都能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在“商不变”的知识点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然后每个小组里配一到两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本层次的领导者,大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分配到中层次与低层次的小组中,指导他们的学习,中层次的学生负责主题讨论,较低层次的学生负责倾听与结果公布。通过分层次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习自信心大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比如,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意义的作业,教师既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教师要对作业认真研究,给高层次的学生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他们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视野。而对低层次的学生,则要多布置一些基本知识点,让他们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辅导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是指面对不同的学生,合理的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这本身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教学内容能带给学生创新的学习,在教学时,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给学生呈现全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的知识点时,笔者对课本上的“表格”进行了改进:第一组:45÷9=5,450÷90=5,4500÷900=5第二组:45÷(3×3)=4,(45×10)÷9=50,(45×10)÷(3×3)=50
  2.运用创新性的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与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创新学习,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引入创新性的学习环境中,使教师的设计成为学生学习的方向标。比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举措。
  总之,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主要任务之一,没有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就不是好课堂,所以,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光霞.我国学习力研究十年[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
  [2]端木钰.小学生数学学习力:一种基于发散性思维的理解与诠释[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
  [3]徐红兵.对初中数学教学与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61)
  [4]徐斌艳.数学学科核心能力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06)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英语的学习跟汉语存在差异,导致负迁移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语法上的差异,高中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经常犯一些错误,比如语序不当和流水句等问题。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犯语法错误是比较普遍的。为了克服汉语的干扰,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负迁移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学好英语语法。  【关键词】英语语法学习;母语负迁移;问题  1.母语负迁移及其影响  母语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
目的观察肝素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清洁级大鼠70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心脏骤停盐水组(n=30),心脏骤停肝素组(n=30);两复苏组又分为30 min及2
目的分析影响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鲜胚周期助孕结局的因素,以进一步改善其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90个周期)首次IVF/ICSI-ET助孕失败并接受再次IVF-ET鲜胚移植周期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居民
【正】殽之战,是指秦晋之间发生在殽这个地方的一次战争.秦国原是西方小国,襄公时被封为诸候,到穆公任好的时代,国力日益强盛,才开始向外发键,欲称霸中原.先前,秦晋两国的关
【摘 要】随着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推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传统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道突出风景线,翻转课堂给初中英语课堂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学习和展示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实践过程,提升其驱动型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学习展示为驱动对于翻转课堂的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展示;翻转课堂;英语;驱动  在传统课堂中,课上环节是知识传授过程课下环节
【摘 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用问题来助力。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疑问帮助学生形成思维,通过追问帮助学生梳理思维。  【关键词】疑问;追问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能够以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笔者通过观察,也发现了部分教师的课堂又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许多问题并没有通过精心设计,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自己所问的问题指向是什么,让很多问题没有价值。这些
期刊
目的评价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在基层医院COPD患者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对近三年我院就诊或转诊的COPD缓解期患者82例,在诊治的同时,指导患者缩唇呼吸、深呼吸、呼吸操等呼吸肌功能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初中化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相关研究已经收获了一定成果,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因此本文围绕着初中化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希望对化学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要点;探微  相对比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在新课标之下化学教学更加主张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培养学生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