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MP3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n8810060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P3发生爆炸虽然不再是新鲜事儿,但听到有人在办公室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不免还是让人心头一震。MP3为何会突然爆炸?我们随手携带的数码产品究竟有多危险?
  
  突然起火的MP3
  2011年5月20日上午,赵小姐像平常一样将MP3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上充电。充了大约4小时后,赵小姐出去了一下。谁知这时,MP3突然着火,从机身侧部喷射的火焰超过15cm,办公室顿时浓烟弥漫。旁边的同事眼疾手快,急忙扑灭了火焰,拔掉MP3,火势没有蔓延。所幸赵小姐当时离开座位,否则以她和电脑的距离,肯定会被灼伤。
  赵小姐非常后怕,不明白好好的MP3怎么会自燃,随即拨通了记者的电话。据赵小姐反映,此名牌MP3是朋友送的,已经用了4年,一直感觉它的质量还不错,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让正在上班的同事到现在仍惊魂未定,庆幸的是并未伤到人。
  记者看到,MP3的金属机壳因为高热,已经翘起,不敢想象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身边会怎样?
  
  电池埋下的隐患
  记者就此事致电MP3厂商,厂商称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原因可能是锂电池使用不当造成的。在给MP3充电时,应该使用配套的充电装置。尽管有时用其它充电器或USB线也可以给MP3充电,但电压、电流不一定匹配,存在潜在危险。
  如果充电时输入端的瞬时电压过高或瞬时电流过大,也就是说,如果赵小姐用来给这部MP3充电的电脑的电压不稳,或者是插有USB线的电脑输出端有灰尘,有可能导致瞬时电流过大,从而引起电池爆裂。
  澳大利亚也曾有过一例MP3爆炸事件,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苹果牌iPod,元凶正是锂电池。近年来,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发生爆炸的事件屡见报端。
  现在的MP3等数码产品外观要求高,追求轻薄易携带,所以很多都使用专用的内置锂电池。广州电子技术专业人员吕静泼表示,锂电很早以前就有了,由于锂元素过于活跃,经常会在充电时出现燃烧、爆裂的情况,后来经过改进的锂离子电池,加入了能抑制锂元素活跃的成分,在愈来愈多的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应用。但锂离子电池在安全保护的设计上存在致命的缺陷,即没有设置必要的物理安全保护措施。一旦在电池内部发生某些物理异常,或者在内部电子保护芯片发生故障,都极易发生因电池内部压力骤升而引起的爆炸。
  合理使用电池
  锂电池虽然存在安全隐患,但消费者也不必过度恐慌。只要平时使用时多加注意,可以大大降低爆炸的危险。
  1.尽量选择原装充电器充电,不要图省事,使用万能充电器或通过USB来充电。
  2. 不要等锂电池的电量完全耗尽后再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注意不要把电池充电后外出,留下潜在的危险。国外Battery University网站对锂电池的使用方法提出了新的结论。他们声称,经过实验证实,锂离子电池的最佳保养方式为轻度使用、快放快充。
  
  小提示
  当电池使用了10%-20%时进行充电效果最佳,剩余电量在50%以内的时候充电尚可;应尽量避免设备在提示电量不足时才开始充电,使用中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将电池电量耗尽。
  
  3. 长期不用的电池,应充入一定的电量,以防止电池在储存过程中自放电过量导致损坏。
  4. 充电时不要把电池放到高热的地方,如机箱散热口、插线板附近。
  5. 洗手时尽量不要带着MP3、手机等,一定要避免锂电池受潮。因为锂电池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发热、燃烧现象,主要是因为锂电池中的材料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as原文
其他文献
介绍铝合金型材生产中一种较特殊的挤压过程-宽展挤压,分析该种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和挤压力的计算.讨论了宽展模、成形模设计和壁板型材生产工艺等问题,重要讨论宽展模及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