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的替代性延长(ALT)和端粒酶非催化功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wf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由非编码RNA模板(端粒酶RNA成分,telomerase RNA template component,TERC)和蛋白成分共同构成,能在酶亚基(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作用下,从头合成端粒DNA序列[1].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很多组织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但妊娠12~18周时发生了转录沉默,随着人类组织和细胞分化,端粒酶活性迅速降低.从机制上讲,除少部分通过端粒的替代性延长(altem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ALT)机制[2],缺乏TERT/端粒酶活性无法维持细胞持续增殖所需的端粒长度,严重缩短的端粒会触发端粒功能障碍并激活DNA损伤反应途径,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停滞.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超声探头及显示器的改进,超声显示图像得到了提高.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甲状腺结节发现率逐年上升,现高达72%,其中8%~14.8%为甲状腺癌[1].
记者:您从创立兆龙石化的那天起,就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原因让您对创新如此重视?rn杨剑:技术创新一直都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不过在石化产业发
期刊
目的 探讨卵巢畸胎瘤术后并发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例卵巢畸胎瘤患者,在肿瘤切除后出
【目的】明确热带平刺粉蚧Rastrococcus tropicasiaticus Williams的鉴别特征,建立平刺粉蚧属种类检索表。【方法】随机抽样、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从进口越南龙眼鲜果
“根之情”冯国堂书法艺术展于2007年5月26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本次展出,由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河南省人大书画院、河南博物院、《书法导报》主办,中共叶县县委、叶
目的 探讨5A护理模式结合连续细致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间陕西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9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间陕西镇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采用随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反复头晕2+年,加重3天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5~6秒,伴一过性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行走不稳,向后倾倒,休息或坐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腘窝囊肿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根据护理
目的 探讨风险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的88例颅内动脉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