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标管理理论契合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公共政策课程为例,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实施和目标考核三大步骤及若干核心环节,目标确立要重点把握“五个结合”,目标实施过程要体现“两个要求”,目标落实要做到“三个必须”。
  关键词:目标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模式;目标设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139-03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也符合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构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标管理理论契合课程教学改革
  目标管理理论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认为人们是有了目标后才能确定工作,强调管理要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通过将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进行内在关联,突出自我控制和团队协作,要求分层负责和责权统一,倡导个人愿景和集体利益合一[1]。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被广泛推广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后来拓展运用于政府和包括高校在的其他部门,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2],也是卓越管理的有效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课程教学是其人才培养的基础,涵盖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4个基本要素,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方式方法的总和[3]。课程教学是学生和高校、学生和社会、教学和科研及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4],也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正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迁移,帮助学生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换,也履行了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职能[5]。
  尽管不同于企业的批量化生产活动,但课程教学同样涉及到生产者(教师)、生产对象(学生)、生产目的(人才培养)等诸多因素,可以借鉴目标管理理论[6],优化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这是当前高教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社会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时代索求。一方面,目标管理有助于明确课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强化参与和合作,这是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立足点。另一方面,目标管理有利于巩固专业改革成果,使专业改革目标逐层细化分解,这是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出发点。第三,目标管理引入课程教学是高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把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营造出一种个人预期与办学目标相统一,教学、管理和服务相统一的大育人格局,最大程度地调动全校资源,促进高校良性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式,需要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探索建立较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式,统筹优化教学诸要素,进而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设想和计划。笔者结合公共政策课程实践,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实施和目标考核三大步骤,具体如图所示:
  (一)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就是具体明确总目标、项目清单和目标分值的组合过程,多以课程教学任务书的方式呈现,通常要涵盖“5W1H”(对象、地点、实践、人员、原因和方法)要素,体现“SMART”原则,即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时限性[7]。课程总目标的确立要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着眼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长远发展,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益为中心,以师生的主、客观条件为基础。具体到公共政策课程,总目标设定既要回应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要回答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旨在以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通过讲授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充分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因素及其相关联系,以及政策过程的一般特点,重在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公共政策的能力,并要学会将其用于现实公共政策的分析,提高公共政策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项目清单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明确了师生团队为实现总目标在各阶段的细化任务和要求,目标分值具体显示各项目标指标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既是课程教学的努力标准,也是后续课程考核的衡量依据。在具体的公共政策课程教学实践中,按照目标项目类型可分为教师清单和学生清单,涵盖学习内容、学习进度、资源供给和达标要求四大层级,各按100分设置并以等额均分方式呈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教学总目标和项目清单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类型设定,也可以遵照时间顺序进行划分,但都必须紧密联系,体现内在逻辑的科学性和一致性。如果只有总目标而不去将它分解为具体的清单项目,总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根据总目标确定具体清单项目,才能正确地指导教学行动,才能保证总目标的高效达成。
  (二)目标实施
  目标实施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按照时间次序包括目标实施前的条件准备和保障工作、实施过程管控和全程目标监督等三大方面。在条件准备和保障工作阶段主要是理念宣传和认同、目标任务书的编制签定,既有教师的课程目标任务书,也有学生的学习目标任务书,还包括教学进度、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选择,需要以契约的方式约定责任义务和考核标准。在实施过程管控阶段,重点是要按照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教学对象施加主动影响,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公共政策课程的知识迁移。全程目标监督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分组实践等方式对课程教学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發现目标偏差,保证预期目标实现。
  从公共政策课程教学的实践来看,这一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事关目标管理的成效,也印证了相关既有研究[8]。公共政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现实的课程教学又面临政策理论过于“西化”、课程实践基地和特色案例缺乏等现实困境[9],所以结合目标管理理论,笔者更多采用的是分组学习、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原有知识储备,通过小组的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师适时根据分组学习进度呈现个性化学习资料、提供及时性指导,在合作交流和反馈强化中,不断健全完善富有本土特色的政策案例库,进而实现课本知识迁移和政策分析能力强化。   (三)目标考核
  目标考核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对既定目标和执行标准的检测,重在及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目标考核主要包括目标任务完成率和目标任务达成度两个方面,是通过对照期初的任务清单进行自检和互评实现的。其中,自检部分要求学生个体和教师分别就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以及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互评部分包括组内互评、师生互评以及小组互评,内容涵盖日常考勤、小组贡献、参与活跃度和目标的复杂度等主客观评价因素的量化评分,结果就是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也是进一步目标设定与调整的借鉴依据之一。
  科学规范的目标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强化自控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转化为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当然,考核的结果不是课程教学的终点,还需要以成果评价为导向,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确定、过程管理和学习策略进行总结反思,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健全完善系统化的目标管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自觉内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潜移默化地养成初步的公共政策問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编制和抉择能力以及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公共管理实践要求,这也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能力和重要素养,体现了目标管理理论所倡导的核心价值。
  三、总结反思
  当然,目标管理导向的课程教学是一个不断反馈和提高的循环过程,也并非完美无缺,依然需要持续改进,不断开始新的循环。
  (一)目标确立要重点把握“五个结合”
  确立合理目标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要结合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课堂改革相衔接,直接对标人才培养要求;要结合考核要求,通过明晰的任务清单达成课程改革的目的,实现润物无声;要结合师生的合理诉求,通过目标的确立和动态调整,来及时回应、解决和反思课程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提升;要结合进度安排,分解落实章节、周课时任务,通过明确的细化目标,做到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心里有“底”、脑中有“账”、手中有“方”;要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将课程教学与教书育人做到在目标确立上深度融合,在目标落实上同频共振。
  (二)目标过程要体现“两个要求”
  目标过程直接关系着目标管理的成败。为此,一要体现系统性的原则。要将目标执行过程设置为完整闭环,高度重视执行反馈,及时将目标执行进度反馈给师生双方,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贡献情况,让教师及时掌握目标执行情况。二要体现持续性的原则。课程教学的目标一旦设定,就必须从严监控、一抓到底,绝不允许期初千方百计将目标“框”进去,期末任务完不成就想法设法将目标“挪”出来,要通过目标的持续性,强化目标的权威性和区分度,最终为目标的考核和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三)目标落实要做到“三个必须”
  课程教学目标关键在落实。目标落实首先必须要强化目标意识,从认识上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把握教学任务,倾力打造课程教学改革共同体。其次必须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对课程教学目标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单列项目集中统筹、集中攻坚,将具体内容、完成时间、标准要求全部量化,确保做到攻重点、破难点、保节点。最后必须要坚持人人参与,把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分组分解再细化,落实到每一位师生身上,使参与课程教学的师生人人知晓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人人理解目标意图、人人肩上有任务,自觉把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创造出一种个人预期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统一的、最大限度激励师生的学习与管理环境,共同努力完成课程教学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齐若兰译.管理的实践(珍藏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7.
  〔2〕〔7〕张继晨,王伟立.华为目标管理法[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250,43,131.
  〔3〕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1):107.
  〔4〕雷德洪.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四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2.
  〔5〕王菊,慕晓玲,周宗瑶.大学课程建设的目标管理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5):99.
  〔6〕〔8〕董凤丽,周静,景再方.基于目标管理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0):43-44,45.
  〔9〕叶大凤,谢舜.《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广西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09-110.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根据固相微萃取原理,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HS-SPME-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实验条件为:采用85 μm PAA纤维萃取头,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室温,解吸时间5 mi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段发生翻沉。客轮上共有454人,最终12人生还,遇难442人。惨剧的发生带给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遭遇沉船事故,你该如何实施自救从而挽救生命呢?  判断弃船前不同情况  轮船起火时:轮船火灾发生时,乘客应听从指挥,向上风向有序撤离,撤离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弯腰、快跑,迅速远
硅宝科技10月26日公布2011年第三季报:营业收入94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7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6%。201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272万元,比上年同期
常州大学的史红岩等人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α,ω-二溴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有机硅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10月19日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有机硅单体安全和清洁生产高层会议”。来自14个单位的27名企业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信大家都听过“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可是,那些同时养两条或更多条狗的人群中有人观察过狗之间的互动吗?最近,有两个研究团队的发现,可能要改写“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了。  狼擅合作,狗却不会  维也纳兽医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在研究狼与狗的群体行为后发现,虽然很多人认为狗群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而狼群之间则是下位者需要服从上位者,但研究的结果却指向了相反的方向。  科学家使用了圈养的狼与混种狗(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和出奇妙招能为我们的城市守住一份清凉吗?
80年代以前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主要采用Ⅱ期或Ⅲ期手术治疗,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费用高为其明显缺点.80年代后随着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Ⅰ期手术的明显
寄生蜂改造蝴蝶基因?基因改造涉及复杂的科学原理,但在寄生蜂的世界,基因改造却是它们的本能。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遗传学家加斯美研究表示,寄生蜂在攻击毛虫时,会将病毒连同卵子一
3月29日下午,兴发集团有机硅产业发展培训会在宜昌举行,公司独立董事杨晓勇先生、首席科学家王跃林先生分别围绕有机硅基础知识、有机硅工业面临的环保及化学品法规形势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