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危重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流感流行期间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以掌握危重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3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例重症及1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疾病严重性、治疗措施和结局.结果 15例患者年龄37~88岁,平均(68.2±13.8)岁.其中有12例存在基础疾病,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者8例.9例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同时检测到细菌,结合临床考虑3例为合并感染,另6例为共生菌.12例危重症患者中11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有9例接受了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15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及部分免疫联合治疗.13例经积极治疗病情好转,2例死亡.15例患者按ICU住院时间分为≤7 d组和>7 d组,两组间在在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急性肺损伤评分及氧合指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住ICU时间>7 d组尿素氮和降钙素原明显高于住ICU≤7d组.结论 基础疾病、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同时存在细菌感染是H1N1感染病例发展为危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延长住ICU时间,更易死亡,在治疗中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证重要脏器灌注,是缩短ICU住院时间及减少死亡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为提高武警官兵核化生防御教学培训质量,及其在核化生环境下的生存和保障能力,研究设计基于任务场景的核化生教研训一体化模式.方法 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移动网络和虚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动物和人咬伤患者发生破伤风的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动物咬
总结了应用多种ECMO模式救治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产妇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训练有素的配合与完成ECMO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对VAV-ECMO进行精细化调节与管理;利用多种方
目的 建立战伤现场紧急气道管理培训动物模型,供战伤现场救治人员学习气道管理技术,提高战伤现场救治气道管理能力.方法 枪弹伤猪失血性动物模型建立观察完成后,选取猪舌、会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武胜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98例AMI患者为
目的 分析麻醉苏醒护理干预联合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EA)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