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连续选取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平均体重指数(25.30±3.15)kg/m2,心率≤65次/分]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患者体重选择管电流(400 mA/500 mA);对照组30例[平均体重指数(25.40±3.00)kg/m2,心率≤65次/分]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650 mA。分别计算两组的平均有效剂量(ED),以12 cm作为标准扫描长度计算标准化辐射剂量(ED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段的显示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平均ED分别为(5.97±1.04)mSv和(26.25±2.36)mSv,经标准化后,ED标准分别为(5.49±0.45)mSv和(23.77±1.64)mSv。两组平均ED及ED标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ED标准较对照组减少76.62%。两组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P=0.23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减少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