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服药方法及合理用药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LONG1987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中成药是以传统的中成药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研制成的新剂型和新的品种.它们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符合中医组方原则、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应用广泛等特点.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多数人都认为中成药服用安全,没有副作用,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不重视病症的辩证,往往用药后效果又不明显,从而对中成药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对中成药的用法也存在很多误区。下面根据中成药药性特点,谈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以指导人们的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
  1.1严格按量服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由于有的中医在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服用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虽写着每次服多少克,但却未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执业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用量稍有超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2注意服药禁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用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用药前必须详阅该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该药品的使用禁忌。凡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禁忌事项,均应按章执行,予以避忌。孕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更要谨慎,凡药性猛烈的中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1.3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隔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有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因为大多数食物可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干扰,故而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对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宜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而对治疗特定病症的成药则无须强调空腹或定时服药,如治冠心病的苏合香丸、治胃痛的胃乐片等,均可随时使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为最适宜。
  1.4注意服药方法: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中成药中常见剂型之一大粒蜜丸剂,常常给服药者带来许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该剂型者往往不知该怎样吞服才好。要知道,任何一口将其吞下的企图都是应当严格禁止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药丸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乱等严重后果。正确的服法是用清洁的小刀将药丸切成小粒,而后分幾次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出厂不久、质地软的大粒蜜丸,可用清洗过的手直接将其分裂,并搓制成小丸服下。一颗大蜜丸通常至少分成20粒以上的小丸,分2~3次吞下较为合理,否则同样会引起噎阻。生活中,有些人在服大粒蜜丸时,爱将药丸嚼食,这其实不宜提倡。因为虽然多数药丸因在制作中加入了蜂蜜而带甜味,但是不少丸药仍带有浓厚的中药异味。嚼服者一旦因药丸异味而引起恶心反应,往往来不及咽下口中稠厚的药浆而会引起呕吐,这可就事与愿违了。如果为了加快药物吸收,加速药效产生,方便的做法是:取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1.5 注意服药反应:中成药与其他药物一样,因各种原因也会引发人体的不良反应,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会较多地出现,服用中成药者应对此要有所警惕。凡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者,均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凡有过服用某种中药而致过敏史者,还须牢记以后不可再使用该药。
  2服用中成药应注意的三要素
  服用中药及中成药有一定规则,不能自作主张、轻易更改。胡乱用药,轻则疗效不佳,延误病情,重者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因此,人们应该具备一些服用中成药的一般常识,尤其应注意服用中成药的三个要素。
  2.1要掌握好服药剂量
  服用中、成药注意剂量。剂量过大过小,不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就是产生中毒反应。临床上因服药剂量过大而中毒抢救的病例屡见不鲜。
  2.3中西药合用要谨慎
  中药与西药合用,在常规情况下,确能增强疗效。清末中西医汇通学派的著名医家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就有一帖“石膏阿司匹林汤”,张锡纯认为其效果较单纯的石膏或阿司匹林要好。他在书中例举一个用”石膏阿司匹林汤”治愈小儿高热神昏的的病案,这大概算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较早的医案吧。但是,中西药合用要持科学,慎重的态度。
  据报道有人为了加强安神效果,同时服用朱砂安神丸和三溴合剂,出现腹痛、腹泻和大便下血的症状。原来,这是朱砂中含有的硫化汞与溴化物反应,产生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溴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又如,有人欲增强解毒、杀菌效果,将四环素与牛黄解毒片同用,结果反而降低了药效,这是因为牛黄解毒片中的石膏降低了四环素的生物利用度的缘故。
  另外,牛黄解毒片、当归浸膏片、复方五味子片、胃舒宁片、陈香露白路片,分别含有钙、镁、铋、铝等元素,不宜与异烟肼同服,否则会结合成赘生物,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3服药期间要忌口
  所谓忌口,就是指服某类药物时,不宜吃某种食物,否则会降低疗效甚或产生副作用,因为食物本身也有性味,能够治病,当然也就能对抗或抵消其他药物的作用。
  在服中、成药时,还应忌生冷、油腻和肥甘厚味的食物。服热药时忌食寒凉性食物,如冰棍、雪糕;服滋阴、清热类药时忌服辛热食物如姜、椒、酒等。
  
  
  
  参考文献
  [1] 曹扬波 胡燕。合理使用中成药临床体会。《江西中医药》2005年第36卷第9期
  [2] 李彤。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南岳正一道教是常年活跃在湖南省南岳地区的道教团体,属火居道体系。科仪音乐神秘且独特,其经韵吸收和糅杂当地民间音乐的素材,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韵特色。正一道教科仪音乐曲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实习护生506人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
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内瘘血流量充分,其自然流量可达6001000mL/分,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随着老年患者不断增加,与之发生的并发症也愈来愈多,其中血栓形成和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大约发作0.50,8次血栓/年,人,对血栓形成进行药物溶栓治疗是使血管通路再通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现将我科对2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溶栓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中医图书是农村中医药的载体。在公共图书馆缺失的情况下,利用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稳固的房屋、设备、收入和专业、威信等优势,在卫生院、卫生所里设置中医图书室,综合图书、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病历选择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0月就诊的110例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有适应证并同意介入诊疗,择期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桡动脉组(32例)和股动脉组(7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特点、术前处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桡动脉组患者均为AHen试验阳性,且桡动脉搏动清楚,腕部血管走行无异常。股动脉组患者搏动无减弱,无局部杂音,髂动脉过度迂曲者应用长动脉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20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我国居民每死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全国不少大城市,恶性肿瘤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更为严峻的是,癌症发病年龄提前15至20年,35岁至55岁发病群体比率趋于上升。虽然癌症致病的原因善未完全明确,但从祖国医学的观点去探讨,笔者认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素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之称,尤以苗侗少数民族节日及音乐为著。本文拟通过对黔东南剑河县革东镇和岑松镇“招龙节”音乐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