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的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文献获取五指毛桃和贯叶金丝桃的主要成分,用本草组鉴(HERB)平台预测药物相关靶点,并以“microvascular angina”“cardiac syndrome X”为关键词,通过GeneCards、OMIM(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TTD(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及HERB数据库搜集微血管性心绞痛疾病相关靶点.以STRING平台数据为基础,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药对与微血管性心绞痛共同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终通过筛选得到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药对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19个潜在有效成分和71个潜在作用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等信号通路与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分子机制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中的β-谷甾醇、木犀草素等成分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mitogen-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靶点的亲和力强.结果 表明五指毛桃-贯叶金丝桃可能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管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为其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体内外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该文基于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鹿鞭中13种类固醇激素(诺龙、雄烯二酮、甲睾酮、睾酮、炔诺酮、甲羟孕酮、孕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雌二醇、雌三醇、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样品经甲醇提取,QuEChERS前处理方法净化,经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mm×150 mm,3.5 μm)分离,分别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进行测定.结果 显示,不同时期梅花鹿鹿鞭与马鹿鹿鞭及睾丸中激素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