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比较史专题复习中的两个问题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比较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如中西科技比较(2006年全国文综卷(Ⅱ)38题)、文明的对话(2006年北京文综卷37题)、维新变法与启蒙运动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等等。其中16—18世纪的中西比较是考查重点。今后的高考仍将持续这一趋势,这在2007年高考备考中应予重视。本文拟就中外比较史专题复习中的两个问题讲些个人浅见,以供参考。


  
  一、中外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二、中外历史比较考点精析
  
  1.16—18世纪的东西方世界
  从整体上看,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具体说,经济形态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且工业革命已在英国开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政治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到明清时期不断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国家确立,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专制。思想上,中国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反封建民主思想虽然产生但影响不大,传统科技文化依然领先,但近代科学未发展起来;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促进了思想解放,使近代自然科学也发展起来。对外政策上,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西方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拓展对外贸易,大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2.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巨大反响的产物。如中国的封建生产力发展和封建制度确立;西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②帮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③都属于当时的思想解藏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历史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④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的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不同点:
  ①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时间相距近千年,地处西欧与东亚。②发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西欧处于封建社会瓦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③主要打击的对象不同。中国的斗争矛头是奴隶制残余;西欧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④新思想的阶级性质不同。中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西欧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
  
  3.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⑤都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
  不同点:
  ①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③方式上,中国是在总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④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4.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一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三是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5.中、苏、东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比较
  虽然中国革命胜利比十月革命晚了三十多年,但中俄两国以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却惊人的相似:第一,都经历了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二,都曾采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以发展生产力;第三,都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而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四,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等等。原因是:除了中国、东欧学习苏联外,都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根本原因。20世纪50至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是以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但结果不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很大的反差。苏东剧变的内因是长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得不到有效纠正,积重难返,改革失败;我国虽然也有此弊端,且走了一条弯路,但我们经过摸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的结合,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
  
  (审稿:王富友 编校:孙卫东)
其他文献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规模大幅提升,支撑纺织行业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口罩拉动纺织品出口额扩大至603.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8.5%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口罩等医用物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催生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新机遇的同时,也推动了非织造布纺织机械企业的创新,而这股势能正在为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
9月23日,2020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次展会8馆齐开,以超过20万平方米之姿重塑行业聚焦点,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00家行业领先的面辅料供
以“国风·揽胜”为主题,3000余幅参赛作品在“海宁家纺杯”2020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的平台上同台竞技,8月21日,大赛获奖作品揭晓,尽显中国审美与时尚创意的
备受行业关注和期待的2020中国国际家纺展云展会于5月19日开幕。为了帮助行业激活市场,引领企业发力线上,展会整合了展商、观众、活动资源,将线下展会的功能和场景搬到线上。
5月14日,开发和生产合成SVX™蜘蛛丝的Seevix材料科学有限公司宣布——亚瑟士风险投资公司已投资Seevix。Seevix将和亚瑟士运动科学研究所利用SVX™蜘蛛丝联合开发体育用品。
9月23日,舒弹丝生物基弹性短纤维产品开发创新与应用推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福建省海兴凯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兴凯晟”)先后与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悦达棉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阻燃整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综述了溶胶凝胶法、等离子体技术、层层自组装法等对于织物整理前后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表征阻燃性能各项
当前的面料创新不仅体现在款式与肌理的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在具有环保、可持续属性的纤维的运用上。8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大赛入围评审会上,参与兰精™纤维产品开发奖的
越来越多的传统纺织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正在或已经快马加鞭地进入到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一方面是要实现以技术改变生活、保障生活、优化生活的梦想;另一方面是产业用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