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0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例初发LP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化疗及血浆置换、补充凝血因子等支持治疗.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PL组PT、APTT升高[(12.9±1.2)s比(11.6±0.9)s, (41.7±9.8)s比(24.7±2.9)s],Plt降低[112×109/L (3×109/L~379×109/L)比210×109/L (170×109/L~27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FIB、TT、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泌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型(IgA、IgG和IgM)LPL患者的PT、APTT、TT、D-D、FI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无因出血、血栓死亡者.结论 LPL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和血液高凝状态,且与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类型无关.临床上应重视监测凝血指标,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识在儿童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医院统一设计的提示标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制分类护理温馨提示标识,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82例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预防跌倒,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阅读课中词汇处理存在的问题,并用教学实例说明了如何在阅读课的读前、读中和读后进行词汇教学设计。  关键词:阅读课;词汇教学问题;词汇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27  一、阅读课词汇教学的问题  英语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新人教版高
目的:分析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80例乳腺癌康复期复诊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浆细胞性白血病(PCL)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恶性浆细胞肿瘤,临床上容易合并髓外病变. PCL分为原发性PCL(pPCL)和继发性PCL(sPCL)两种类型,其中60 %为pPCL.硼替佐米、来那度
目的 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寻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探索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化学计量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
别让筷子“超期服役”rn我们天天都要使用筷子,但很多人不知道,筷子也会“生病”.rn辽宁省人民医院微生物室前不久对居民家里、单位食堂的5种筷子的细菌情况进行了检测:rn金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伴或不伴骨髓瘤骨病(MBD)患者血清基质衍生因子1α(SDF-1α)、骨保护蛋白(OPG)与β2微球蛋白(β2-MG)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
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病之一,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罕见,且病情凶险迅疾、死亡率极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阶段,其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