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改善大动脉弹性的研究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当今中老年人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大动脉弹性的检测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有效指标之一。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合成改善大动脉弹性。但国内尚较少有此药对于改善动脉弹性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P53基因是人类肿瘤突变率最高的抑癌基因,大约50%的人类肿瘤中都有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的突变对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各种肿瘤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P53基因表达情况可通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往往是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重,许多患者经常出现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Framingham心脏研究,AF在成年人中发病率为4%,〉69岁患者中发病率〉5%,而〉80岁老年人的发病率可高达8%~9%。由于其高发病率以及血
心脏X综合征(CSX)是一组临床具有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ST段压低≥0.1mV),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前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并排除可导致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其他心脏
患者,女,19岁。发现雷诺现象5年,关节疼痛2年,1个月前开始发热,20天前腹痛入院。5年前,患者在双手受凉或受到刺激后出现变白、变紫,再变红,未检查和治疗。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双腕、近
典型心房扑动是环绕三尖瓣顺钟向或逆钟向大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对三尖瓣环与下腔静脉(后峡部)或三尖瓣环与欧氏嵴之间的峡部(间隔峡部)行射频消融,阻断折返环可获得肯定的疗效。一
哈萨克族(哈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多项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哈族在全国各民族中是原发性高血压(EH)较高发的民族。关于EH与脂质代谢紊乱间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哈族EH人群中的报道较
多发性肌炎(PM)是以横纹肌为主要受损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没有皮肌炎(DM)所具有的特征性皮疹,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在此我们通过回顾性总结我院住院PM
患者,女性,40岁,主因发热38℃、咽痛、全身不适2天在本地乡卫生所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唑啉钠1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柴胡注射液4ml,肌注1次,板兰
克罗恩病又称局限性、节段性、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西方及欧美国家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及普及,人们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临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