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后发优势转化研究

来源 :2014宁波高等教育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得向内涵发展转型的综合优势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新的发展背景与要求下的战略选择.新建本科院校与成熟高校相比,既存在影响与制约发展的后发劣势,也存在促进与拉动发展的后发优势.以后发优势理论为前提,研究新建本科院校后发优势转化的机遇、机理,探寻其后发优势转化的适宜路径.提出了建立内涵“赶超”的后发优势战略,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发展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的综合优势的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认知视角对高校声誉的形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将高校声誉视为由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组成的一种态度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用于高校声誉评价要素的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制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支持下,由康斯坦茨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项目。该项目每2-3年完成一次大学生学习经验的问卷调查,以
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反思,结合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新资助政策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是一个集经济解困、思想引导、心理援助和能力发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教育资助体系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光华大学在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出显著的育人功能,培养出一大批卓越人才。光华经验表明:办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诞生过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模式出现了明显转向:在权力配置上,从集权模式向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转向;在目标指向上,从
寄宿学院最早出现于12世纪末的巴黎大学,最初是为接受贫穷学生而创建的.寄宿学院作为大学的分支机构,经历了形式推广和功能拓展阶段、独立教学机构阶段以及多样化改革阶段.寄
《高教发展与评估》是一份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该刊近五年(2006—2010年)栽文的载文量、栏目设置、作者合作情况、作者分布、引文等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口号已随着时代的过去而被淹埋,但当今时代教育表象的繁荣并不代表已经解决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空前繁荣的背后隐含着对教育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