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笑:像一个古地中海水手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rus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应该是17岁。17岁那次的旅行不同寻常,是搭一辆大货车穿越中国西南、西北,现在看来是非常超前的。我父亲以前是一名工程机械师,他在那个领域非常出色,从小我就很习惯跟那些在路上的人打交道,所以《搭车十年》里的那些题材,其实和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在西北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十几年前并没有进行大旅行(Grand Tour)的条件,因为包括环地中海、环亚旅行这样的大旅行,准备和付出都是相当琐碎和复杂的,一个人要承担的是一整个团队的工作。
  2008年上半年我在西北,那时候几乎每个星期都去户外,爬山、露营、攀岩、骑行、徒步。一次在只有一张非常不清晰的打印版地图的情况下,靠辨认太阳、星空方位和指北针,带领几个朋友穿越了腾格里沙漠,当时遇到年度最强的沙暴,我们的相机都坏了,饮用水没了,路线也偏离了十几公里,差点就想着像贝尔一样玩生存挑战了,但后来风暴竟然停了,我们全凭毅力走了出来。
  5·12地震的那几天我在兰州,碰到了写《徒步中国》的德国作家雷克(Christoph Rehage),那时候他正在创作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我也成为他作品的一部分了。雷克让我看到西方旅行者的独立性和一人团队的可能性。当时我想跟他走河西走廊,但地震让我整个心思都不在这上面,一些朋友去了汶川,我去天水待了几天,发现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就用相机拍摄了几张照片。
  人在路上,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焦虑会时常光顾,最好的解决办法或许就是到下一站,但这也不时常奏效,前方等待你的可能是危险或者麻烦,换句话说,你根本来不及处理你的情绪。
  其实在2008年之前,我的旅行就开始从挑战自然到探索人文了,之前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结合点,后来发现写作是一个出口。2008年我仍然保持着一些长距离的骑行和徒步,直到2009年的一次意外,让我丢掉了所有的户外装备,我想是偶然事件让我转向对另一个领域的探索吧。
  这个时代比心境跑得快多了,旅行让人能进入多个维度的遗迹、人物或故事,回到现实中发觉完全已经不是那样了。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是价值,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是逃离。我在《搭车十年》里写过:“……每个人默契地不追问你的过去,也不许诺将来,像海上行驶的每一艘孤独的船,来自不同的方向,驶向不同的彼岸……”旅行个体化的差异很大,有的人追求的是肾上腺素的飙升,有的人追求的是岁月静好,而我追求的又是什么呢?世界上总是不乏奇怪的人,他们不甘于平庸,不屈服于日常,他们将狂想曲变为现实,在黑夜和痛苦背后,点燃新的灯火。
  前段时间我刚从一趟环游35国的旅行中回来,准备出版一部关于地中海的中文实录。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从地中海的地志、人类史、战争史资料中去梳理旅途故事,写作是一场更为漫长的旅行,在旅馆角落或山间空地的任何时空中,都得保持专注的状态,你的任何一个倦怠,都将造就一次下笔的失误。过去我们的大旅行总是动辄一个摄制组或报道团,以一个工程队的规模去世界各地考察,但对于个人而言,几万块的积蓄能做点什么呢?在尝试了一些基金申请无果后,我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我想可以用个人的力量去做一些深度的东西。
  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一个人漂泊了数月之久,像一个古地中海水手,时而贴近海岸,时而深入汉志沙漠、巴尔干的丛林、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牧场、撒哈拉沙漠或某个地中海岛屿,在有数百年历史的咖啡馆逗留片刻,在商埠里交换古罗马的银币,在仍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度里实地采访。地中海的每一个海湾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世界上总是不乏奇怪的人


  CHIC:2014年出版了《搭车十年》,当时这本书很畅销,在旅行中就会开始写?
  丁海笑:《搭车十年》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旅行读物,在旅行读物里它其实不算畅销。旅行和旅游是有差异的,而写作看上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的写作里面有很多人文关怀的部分,它不是你走到一个景点后能朗诵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个意思。路走多了,你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旅行是怎么一回事,当你沉淀下来,想表达的东西会不太一样。
  CHIC:还在为Lonely Planet做撰稿工作吗?
  丁海笑:和Lonely Planet的最近一本书是新版的《中国西北自驾》,这是我关于新疆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搭车十年》,很幸运自己能够对一个区域持续关注。
  CHIC:喜欢独自出门还是和朋友一起?
  丁海笑:常年旅行的人孤独成癖,能够写作《孤独星球》的人,我想都是一些格格不入的怪人。独自旅行是一种技能,它更灵活,成本更低,当然舒适度也更低,对自我的认知更强烈,挑战也会越大。
  CHIC:最不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丁海笑:任何不自由的场所、复杂的关系和那些不能靠智力来解决的事情。
  CHIC:旅途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人是?
  丁海笑:旅途中倒是经常容易遇到作家,当然比起其他职业来说这个概率还是要低很多,曾经跟一个为BBC撰稿的英国作家聊了很久,我们都说要是一年能碰到一个作家,交流一下,觉得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在角落里凝望着你,就能继续坚持下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CHIC:想去而一直没去的地方?
  丁海笑:太空是不可能的,珠峰好像最近也关闭了,倒是希望能有朝一日将旅行变成访友,把伊朗、科索沃、约旦什么的再走一次。
  CHIC:过去很久但到现在依然常常想起来的一次旅行?
  丁海笑:这跟人有很大的关系,乌尔米耶、福隆、普里什蒂纳……那些迷人而绚烂的日落,那些在书上才能读到的人物和生活。
  CHIC:有没有喜欢的旅行作家、文学或者电影作品?
  丁海笑:这个话题可以出一本书了哈哈,西方对旅行作家的定义要宽泛很多,甚至一些旅行作家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推荐几个比较有趣的作者吧,其中一个是英国的杰夫.戴尔(Geoff Dyer),他的书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他是一位为自由撰稿人、乐评人、影评人、书评人、杂志编辑等等一类人写作的作家,他写过一本作家传记,结果通篇都是讲他如何准备写一本作家传记的事情,挺后现代的。
  CHIC:突然被人问起2008年,要回顾那时候的事情,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丁海笑:为什么不回顾2009年,是算错了什么吗?
  这个时代比心境跑得快多了,旅行让人能进入多个维度的遗迹、人物或故事,回到现实中发觉完全已经不是那样了。
  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是价值,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是逃离。










其他文献
第三視角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以非现实的方式不受限制的描述任何事物。
期刊
浪漫与古典,神秘且怪趣味,古埃及文化在Karl Laaerfeld和香奈儿设计团队发布的2018门9“巴黎一纽约”高级手工坊系列下,被注入全新的灵魂与活力,焕发出与以往不同的璀璨光芒。今年的这个系列就运用了圣甲虫、金字塔、金色等古埃及文化中的元素塑造了一位生活在2019年的“埃及艳后”的华丽形象,当一个个画着浓浓复古感古埃及的模特逐一出场,既有绝美的王者气场,也有妩媚的异调,昔日辉煌的古代王朝风范
期刊
1、ISABEL MARANT 金色贝壳耳环  2、NEVERNOT 几何耳坠  3、EJING ZHANG 树脂镀金耳环  4、ALISON LOU 有机玻璃搪瓷手鐲  5、ROXANNE ASSOULIN 搪瓷手链  6、RANJANA KHAN 贝壳、皮革、酒椰叶纤维、珠饰夹扣式耳环  7、DINOSAUR DESIGNS 树脂耳环  8、ANNIE COSTELLO BROWN 氧化耳环 
期刊
9、10、11、12、13、14期為合刊
期刊
1、CHANEL VINTAGE多鏈饰腰链  2、MOSCHINO VINTAGE链条项链  3、CHANEL VINTAGE古着链条镜子垂饰项链  4、WOUTERS & HENDRIX串链手链  5、REWIND VINTAGE AFFAIRS古着链形手链  6、GOOSSENS 手链  7、HUM 雕花手链  8、EMANUELE BICOCCHI交叉链手链  9、SUSAN CAPLAN
期刊
在大玩色彩的春季,品牌推陳出新。  从色彩到细节,从形态到做工,以全新思维与崭新视角重新探索鞋包趣味新主张。
期刊
1、DE BEERS 钻石手镯  2、LOREE RODKIN 星星钻石耳环  3、ALINKA 钻石耳环  4、DE BEERS 钻石耳环  5、ELISE DRAY 镶嵌叶片钻石戒指  6、ELISE DRAY 吊坠钻石耳坠  7、DE BEERS 钻石戒指  8、KIMBERLY MCDONALD 鉆石耳环  9、ELISE DRAY 钻石密镶戒指  10、ILEANA MAKRI 钻石吊坠
期刊
旅行之所以吸引人,它使人们从熟悉的环境中暂时抽离出来,在陌生的地方,大口呼吸自由的空气,人重新恢复敏感,因此谈论旅行时往往绕不开自由、好奇心、新鲜感这些字眼。虽然生活中的新鲜感并不一定要通过旅行来获得。  旅行和旅游完全是两回事。好的旅行让人探寻到更广阔的世界更真实的自己,认识到自身的无知和渺小,不过分炫耀,也不过分谦逊。即便是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依然是一种奢侈。  在旅途中,人比风景重要
期刊
時光不语,静待花开。
期刊
恰逢CHIC杂志11周年的档口,在写卷首当下忽然听闻时尚集团创始人刘江先生因病去世的消息,未免有些唏嘘。听过他的演讲,尤其在去年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年,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用略带戏谑与轻松的方式讲了他的创业故事。20多年的创业经历,虽然目标明确,现实骨感,但他却带着一点诗人的感性气质,让商业变成了勇士的浪漫。都说先行者说起前尘往事,总能举重若轻。而对于后来的我们,又有多少意义深远的启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