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单季晚稻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盐地处浙北杭嘉湖地区,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马铃薯、单季晚稻面积增加,1998年达221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1762kg,单季晚稻亩产552kg,复种总净产值32.4万元,经济效益好。马铃薯、单季晚稻主要栽培技术经验如下。1马铃薯1.1选用早熟高产品种如“东农303”、“克新4号”等,种薯在播种前经日晒、催芽、切片,切片后晒1~2小时即可播种。1.2整地作畦选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深厚肥沃、透气性好的燥田种植。晚稻收获后即可翻耕晒垡,开沟作畦。一般畦宽80~90cm,每畦种两行马铃薯,畦面做成“龟背形”,四
其他文献
名牌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果业名牌带动品牌建设,依托品牌开拓占领市场,知名品牌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有商标才有品牌,有了品牌才有名牌,有了名牌才能提高
<正> 在杂交晚稻产区,播种量逐年减少,每亩播种量从原来的75kg减少到10~15kg,有的地方还提出了超稀播育壮秧,亩播种量只有3~5kg。播种量的减少势必增加晚稻专用秧田的比例,秧苗
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水稻种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水稻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的质量与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也逐渐向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予以相适应
近年来推广大、中棚中小型优质西瓜栽培,瓜型适中,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中小型西瓜的种子籽小、壳薄、种胚小,播种育苗期又值多阴雨低温的季节,故需要一
小麦“93-56”,由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用“6698”(白)为母本,“扬麦5号”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偏早的小麦良种。我市于1996年秋引进,经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
1998~1999年度我站承担了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下达的晚稻茬油菜套直播试验项目:即套直播油菜的套播时间、密度和氮肥用量联因试验。目的是探讨油菜轻型高效栽培技术,稻茬套播的适宜套播期
<正> 随着人民生活提高,对稻米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育种部门早已展开了优质稻的育种,现已育成了几个优质早粳品种(系)。为明确早粳稻的主要栽培技术,于1995~1997年进行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