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增强他们化学学习的科学性,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方式,构建高中化学课堂,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些化学教师单方向地讲解化学知识,并不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吸收效果,导致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创设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从小组合作切入,培养化学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利用学生思维之间的差异性,让一个学生的想法激发另一个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的化学推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选择难易适度的内容开展授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这部分内容时,化学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开展授课,让学生根据化学实验现象,构建与化学知识的连接,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化学推理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化学教学效果。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化学教学。第一点,创设化学现象。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的化学情境。教师对此作简要介绍。首先,向透明的容器中,装入无色的液体。接着,向这个瓶中注入透明的气体,透明的液体变浑浊。再次,向这个瓶中注入透明的液体,瓶中的会产生气泡。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两次分别注入的透明液体分别是什么?注入的气体又是什么?如何证明你们的推断?”第三,适时引导。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大胆想象,运用化学知识,思考符合条件的化学现象。”第四,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小陈积极举手说:“这个实验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小雨想到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会产生碳酸钙。小洛想到氯化氢可以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法,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究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增强学生的化学推理能力。
  二、从探究教学着力,培养微观、宏观意识
  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从宏观上对整体化学现象进行判断,并从微观上,对具体的细节进行确定,从而得出正确的理论,培养学生微观和宏观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授“乙烯加成反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微观和宏观思维,对化学现象进行判断,增强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化学学习探究能力。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化学画面,并在此对化学画面进行简要介绍。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褪色的只有四氯化碳?为什么会出现水?参与加成反应的会有哪些气体?你们可以从宏观上判定参与反应的化学药剂,从微观上,确定参与化学元素的因素。在一阵沉默后,小冉积极地回答:“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根据褪色这一实验现象,判断溴参与了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化学实验生成了水,可以判断参与化学反应的主体有乙烯和水。”教师运用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高中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构建实验现象与化学知识的连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三、从实验教学突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开展化学教学,让学生在可观可感的化学学习中,观察化学现象,体会化学现象的背后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化学观察力。
  例如,在讲授“钠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运用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方向性的探索,在增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现象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连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讲授本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设如下的问题:钠的密度为什么比水小?你是如何发现钠与水发生反应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走入学生化学实验过程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引,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究完毕后,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提问。小冉积极地举手说:“通过观察实验,我发现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而且看到钠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说明钠与水发生反应,并生成氢气。”通过运用实验教学法,化学教师让学生在可观可感的化學实验中,通过化学问题,构建与化学知识的连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入手,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并探究化学现象背后折射的知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培培.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成功(教育).2018(01).
  [2]康桂亭.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9(10).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逐渐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生物教学策略和方法也显然已经不能与现代生物教学的需求相适应,亟需做出转变、进行革新。基于此,本文将以从学生熟悉事物入手、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精心布置课堂问题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的教育课程中,历史是一门充满故事的课程。在现有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创造更多形式的教育模式,不断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好初中历史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故事的灵活使用进行浅层分析,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教学  引言:  目前的初中教育中,学生学习种类繁多,学习压力较大,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小课程”不太重视。初中生缺乏学习历史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不断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年都选择外出打工,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欠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进行有效的陪伴和教育,促使很多留守儿童的内心都十分脆弱和敏感。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需求以及教育策略的探究,来实现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改善途径和方法,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关爱。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需求;教育策略
期刊
摘 要:对智障学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绘本进行爱的教育,抓住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教育,让他们感到无压迫感和紧张感。积极创造好的氛围,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创温馨的环境。选择适宜的绘本对智障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来帮助他们适应学习历程和愉快成长。  关键词:以生为本;智障学生;绘本教学;爱的教育  引言:  运用适宜的绘本结合教学实践,实施爱的情感教育,能引导智障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好情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和社会需求的大环境下,开展校企合作培养职高电子专业人才逐渐被提上日程。除了理论知识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校企合作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在培养实践型人才这个问题上责任重大。职高学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高;电子专业教学;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高越高,而
期刊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精神信仰缺失的矛盾,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中生日后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当今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所以教师必须要深入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新课标的改革,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师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既然新课标的主旨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那么应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元化地培养学生,其中锻炼身体素质也就是体育课,体育课从以前的副课也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门课。  关键词:初中体育;
期刊
摘 要: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根植于生活的美术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发现美、认知美和创造美,让作品更加富有生机和魅力。下面,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作以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美术教学改革,重塑美术教学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发掘;情境;体验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教育也越来越多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而高中化学教育,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化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同样被越来越多人重视的还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构思。信息技术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若是将其发挥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必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因此值
期刊
摘 要:在2006年后,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正式以一门学科进入到课堂中。教材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提出适宜的教学理念,意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品格,成长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这里所说的培养人才,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古语对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