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病理性哭泣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病理性哭泣的疗效。

方法

脑梗死后病理性哭泣106例,以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西酞普兰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10~20mg,1次/日,连服3月,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和长谷川痴呆量表积分。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4%和38.5% ;起效时间分别是(1.98±1.24)d和(78.00±17.95)d;痴呆量表积分分别是(8.43±2.21)分和(6.24±2.02)分,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病理性哭泣效果好,起效快,不但能有效控制哭泣发作,而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云南来宾矿区B1煤层煤样中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并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宾煤中主要矿物
期刊
期刊
在分析影响煤矸石山爆炸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状态方程和比内能方程,研究了煤矸石山爆炸机理及动力特性,探讨了煤矸石山爆炸事故的预防对策。在研究煤矸石山爆炸的过程中,应用化
目的探讨男性主动攻击行为与D2S1338、D19S433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对江苏地区187例男性主动攻击行为者(研究组)和459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D2S1338、D19S433基因座的基因型分析,并根据两组在D2S1338、D19S433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来推测与主动攻击行为相关的易感因素和(或)抗性因素。结果D2S1338、D1
为了提高松软低透强突出特厚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基于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理论,采用保护层开采结合卸压瓦斯强化抽采技术,使高瓦斯突出煤层转变为低瓦斯非突出煤层,实现松软低
期刊
目的研究男性酒依赖患者戒断期基于事件前瞻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特征,明确基于事件前瞻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在男性酒依赖患者中的损害情况,探讨患者前瞻记忆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2例男性酒依赖患者和30名年龄、受教育程度与酒依赖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前瞻记忆测试。结果患者组EBPM评分[(3.91±0.69)分]和TBPM评分[(3.28±0.
当下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因此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可视化就是一种信息的加工处理手段,通过信息可视化可以将冗杂的信息变得
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也开始加强对数字化博物馆的探索,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