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T1b期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T1b期肾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T1b期的肾癌患者35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动脉全阻断(A组)和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B组)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输血率、切缘阳性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患肾单侧GFR(sGFR)。

结果

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5.7±8.4)岁;体质指数(24.6±3.1)kg/m2;肿瘤直径(54.7±10.3)mm。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103.5±14.3)比(123.2±14.1)min,P=0.003]。两组热缺血时间、输血率、切缘阳性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ELISA、流式细胞术、定量PCR及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功能评估的手段逐步完善。现有的免疫功能定义如免疫过度、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免疫耐受均停留在描述性的概念,缺乏定量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及生物学指标将是未来最有效的量化方式。多种免疫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而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成功将依赖于准确的免疫功能评估。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系统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中晚期HCC系统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单一治疗格局。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免疫治疗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临床研究以及临床用药经验,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对HCC免疫治疗形成以下共识,供国内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