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我带孩子们在室外活动,一架飞机从操场上空飞过。这时,子傲问我:“老师,天上的飞机那么小,可落到地上就变大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微笑着问他:“飞机在地上有多大你见过吗?”子傲很认真地说:“我在电视上看到飞机落在地上可大了!”我想这是引导幼儿探究的好机会,就把子傲的问题向孩子们提了出来。孩子们认真地想了想,有的说:“飞机让云彩挡住就变小了。”有的说:“飞机让自己喷出的气挡住就变小了。”对此,我没作任何评论,只是建议幼儿第二天带风筝来。
第二天,我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先让他们观察手中风筝的大小,然后一起把风筝放上了天空。这时,我引导幼儿观察风筝飞上天空后的变化,孩子们发现风筝飞上天空后变小了,我借机启发幼儿思考:“是让云彩挡住了才变小的吗?”“不是!它周围没有云彩。”“是风筝原来就只有那么大吗?”“不是!”“因为风筝离我们远了,所以变小了。”一个幼儿说。“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来看看。”于是我把风筝收起来再次放上天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风筝离我们越远看上去越小的现象。过了一会儿,子傲高兴地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知道了!飞机也和风筝一样在天上离我们越远看上去越小。”我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飞机的大小变化引起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当幼儿产生疑问时,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通过放风筝帮助幼儿理解,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幼儿尝试了如何通过观察类似的事物发现问题,获得答案。
第二天,我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先让他们观察手中风筝的大小,然后一起把风筝放上了天空。这时,我引导幼儿观察风筝飞上天空后的变化,孩子们发现风筝飞上天空后变小了,我借机启发幼儿思考:“是让云彩挡住了才变小的吗?”“不是!它周围没有云彩。”“是风筝原来就只有那么大吗?”“不是!”“因为风筝离我们远了,所以变小了。”一个幼儿说。“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来看看。”于是我把风筝收起来再次放上天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风筝离我们越远看上去越小的现象。过了一会儿,子傲高兴地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知道了!飞机也和风筝一样在天上离我们越远看上去越小。”我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飞机的大小变化引起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当幼儿产生疑问时,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通过放风筝帮助幼儿理解,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的探究兴趣,而且让幼儿尝试了如何通过观察类似的事物发现问题,获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