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月报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击文学社
  根深叶茂,“新枝”结硕果
  ——河北乐亭王滩初中新枝文学社简介
  河北乐亭王滩初中新枝文学社成立于1989年3月,现有社员189人。顾问刘柏新(校长)、杨福科(主任),辅导教师赵新民、王丽芝、李艳敏。20年来,文学社植根于渤海之滨这块沃土,沐浴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思想光芒。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老师们的关爱下,文学社结合教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讲座,或演讲,或表演,或竞赛,或办报,或广播,或参观,或采访,或创作,在“新枝”这棵大树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已在《中国校园文学》《作文》求初中生优秀作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了16篇,在全国各种作文竞赛中有708篇获奖。主办《新枝报》,出版了《新枝文集》。1999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事迹已编入《中国青少年年鉴》等辞书。
  
  校长寄语:
  新枝,件着王滩初中的莘莘学子咿呀走过20个春秋,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批批学子品味着新枝的芳香创造出的累累硕果。新的世纪,新枝人满怀豪情,追求和谐,团结创新,定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愿我们全体师生伴着威世的春光,与时俱进,为新枝的健康成长疑心聚力,愿新枝的雨露滋润学子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我们甘洒汗水书写学校明天的辉煌!
  ——河北乐亭王滩镇初中校长
  刘柏新
  
  黑枣树下的童年
  王非凡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就像冬天里的暖阳。
  外婆家的小院里种着一棵碗口粗的黑枣树,树下放着一把很旧的老爷椅。外婆说,那是外公留下的唯一一件东西。每天晚饭后,外婆便抱着我坐在树下的老爷椅上,讲故事,哼小曲儿。在那一刻,我会慢慢安静下来,乖乖地躺在外婆的怀里,然后沉沉地睡去。
  立秋过后,树上的枣子渐渐变红,变紫,最后变黑,这些枣子结结实实地挂在树枝上,打也打不下来,一过秋分,熟透了的黑枣粒大饱满,一串串,沉甸甸的,煞是喜人。我和外婆坐在树下的老爷椅上,经常被落下的黑枣砸到头,虽然不怎么疼,但我却经常哭个不停。于是,外婆拾起掉到地上黑枣,放在水里,认真地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去掉枣核,放到我嘴里。每到这个时候,我便会擦干眼泪,拍着手,又笑又跳:“哦,外婆上当喽!”外婆慈祥地望着我,笑意从心底泛上嘴角。
  黑枣熟透的时节,外婆便要准备面粉和各种馅料。每年中秋节,外婆都要用黑枣为我们打月饼。外婆打的月饼味道好,甜而不腻。中秋节晚上,舅舅、舅妈、表哥、表姐还有我总要挤在枣树下望着天上一轮明月,共同分享外婆亲手打的月饼。
  斗转星移,在外婆的精心呵护下,,我一天天长大。四岁那年,外婆突发胃出血去世了。我哭得昏天黑地。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一次又一次的想念中,我的童年渐渐飞走了,我也渐渐习惯了没有外婆的日子。偶尔,我会回到外婆生前至爱的枣树下。树,依然长着;枣,又变黑了。外婆呀,你又在哪里?
  
  [简评]
  小作者聚集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捕捉自己细腻的情感,用独特的心灵去感受,铺叙黑枣树下的童年趣事,描绘外婆的细心呵护,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喝彩
  王亚荣
  
  曾几何时,总是希望天下有不散的筵席,总是幻想希望能够成为现实。于是,为了生命,为了友情,自己一次一次地付出,可是希望却总是破灭。而破灭之后自己却从没有放弃过希望,所以留给自己的只是人去搂空,陪伴自己的唯有伤心。
  迷惘之际,朋友送来一句话:“你应为自己喝彩!”于是,我恍然大悟,世上有那么多的人我无力挽留,有那么多痛苦我无法躲避。可我还是我,我还要生活。我不会因为生活并非处处公正而放弃生活。处处公正而合理的东西是梦,而不是生活。为自己喝彩吧,我还有自己更多的期待,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彩。
  每一个善良的心灵都会留有或多或少的空白,“空白”只能由自己来填补。然而脆弱的心灵,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哪怕是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
  为生命喝彩,不要因为偶尔的失败而彻底失望。你失去了星星,还有月亮;你失去了月亮,还有天空。让我们为生命负责,找出生命的发光点,为它喝彩。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有信心。“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命的风帆会因为我们的喝彩而一帆风顺。
  为生命喝彩,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轰轰烈烈。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生命终是会发光的。当我们路过别人的欢声笑语时,把感动留给自己,把欢笑留给别人。为自己的执著喝彩;当我们把高尚送给别人,为自己的“小善”而喝彩。非淡泊无以明志,平平淡淡之中我们的生活同样会多姿多彩,因为我们为自己喝彩。
  当岁月的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当岁月漫进了我们的心;挂满了我们的脸;当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时,不要忘了“为自己喝彩”。
  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要的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下云卷云舒”的旷达;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从容;要的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镇定。
  
  [简评]
  奇思妙想之中既有情感的飞扬,又有哲理的沉淀:既有悲伤的迷惘,又有奋进的激荡,水乳交融,诗意盎然。
  
  一叶知秋
  钟 瑶
  
  秋是什么?是伤感,是喜悦,是美丽,是凄凉?我不能回答。或许只有那凋零的秋叶才知道。
  我问秋叶。我得到的回答只是一片枯黄的叶子。我明白了,它要告诉我的是“升华”。叶子在结束一年的疲劳之后,回到大地的怀抱,表面上看起来是凄凉的,可这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它将自己生命的力量交给树根,沉沉睡下,等待着来年的重生,再次回到枝头。
  我问秋叶,秋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我得到的回答是遍地残黄。我明白了,它要告诉我的是“付出”。叶子凋零之后,它用自己的身躯去温暖大地,为大地换上新衣,它用自己薄弱的身躯去抵挡风雪的侵蚀,使大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即使飘落也要付出,这是秋叶告诉我的。
  秋叶,飘然而落,它要告诉我什么。悲秋之痛为何荡然无存,从一片秋叶中我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将伤感排除之后,我从中读出了“奉献、舍己、飞翔、升华”。古人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没错!春的希望固然美好,可更令人感动的却是秋的潇洒。
  如果说,燕子是春的使者,那么我说落叶是秋的知音。秋叶没有春花的美丽,但那种超然却会带给我们感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的韵律只有秋叶才能体会得到。也只有秋叶才能明 白。一叶“知”秋!
  
  [简评]
  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小作者就是沿着这个思路,抓住了“秋叶”这个具有代表的事物,反复阐释,赞美了秋叶乃至秋天的“奉献”精神,很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守望的眼泪
  李 青
  
  凝视着夜空中那轮圆月,又一次怀念起你的微笑,想起我们曾携手走过的那段旅途。那时我们嬉戏打闹,偶尔仰望蓝天,抚摸花草。
  有时候看见生命里那些来路和去路,就像一场梦,让我分不清虚幻与现实。于是习惯在某个温暖的日子里把那些记忆拿出来一遍一遍地看,直到夕阳消失在西方。心里溢出一股莫名的悲伤,寂寞化作泪水歌唱。曾经对着自己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对它说:“沉默的眼泪,是你的悲伤比我多,还是我的难过比你多,以后的路程忘了我好不好?这样你不会难过,我也忘了回忆。”在人前强颜欢笑,月光皎洁的夜晚闭门不出,拉上邪犀厚的窗帘对着电视荧屏发呆,我希望时间能冲淡我的回忆。可记忆一挺又一次冲破我心灵的防线,让我一次又一次忍住将要决堤的眼泪。经过无数个天亮与天黑,我终于学会如何想念,不再怨恨这个世界,活出真正的自己,这样才是安静和平的生活。我把这个世界看错了,反而说它欺骗了我。生活是一篇隐晦的散文,快乐和悲伤的真谛只有自己去领悟。
  我喜欢蒲公英,它的花语很美——无法停留与永不止息的爱,就像我们的友谊一般,无法停留,更告诉我无论友谊多么深厚,总会有分离的一天。该来的来过,该去的已去。我们都不是天使,哪怕再虔诚的祈祷,也无法改变生活。
  那一滴滴晶莹的泪水,反射着月光,映照出我们的从前,并为我们承担着一部分思念,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眼泪会倾听天使的声音,像孩童的天堂,永不悲伤,永远不悲伤。
  
  [简评]
  守望是一份真情,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幸福。让小作者从“守望”中走出来,化悲伤为力量,奔向铺满鲜花的未来。
  
  漫步青春
  齐红蕾
  
  当岁月的风撼动生命的枝丫,日子如树叶片片飘落,覆盖着大地。快乐和悲哀都被踩在脚下。青春历程在岁月的风中摇曳,谱成一曲优美而动听的乐曲。蓦然回首,几多美好几多苦涩,都已成为过去的一道彩虹。
  漫步校园,感受着柔和的春风,那份惬意那份洒脱,令人心旷神怡。翻开成绩册,一页一页再一页,纷纷扬扬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在脚下积累了厚厚的一层。拾起一页,是曾经的欢乐,再抬起一页,是曾经的痛苦,再拾起一页,那又是什么呢?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准能告诉我,哪一页能清楚地说明现在的拥有,哪一页又代表我美好的来来呢?
  我知道拥有成功令人兴奋也令人难忘。迷恋昨日的成绩,犹如把尘封的勋章挂在胸前,那不是洒脱,也不是荣耀,那是无形的绳索。我也知道,拥有成功应该要一点虚荣,但我们青年人也不能被虚荣蒙住眼睛。诚实地度过实实在在的人生是最可贵、最坚强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迈开坚实的青春脚步。
  徜徉在操场上,面对着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心里泛起了一阵愉悦。哦!校园里的樱花开了,一朵朵争劳斗艳,红似火、自如雪、艳似霞。走过花坛,香气令人陶醉,呀!是谁折损了一枝花,给这棵树留下了一个缺憾,留下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缺憾。是啊!这棵树多么像一个人,谁没有在年轻的时候犯过错误,留下过无法挽回的遗憾呢?
  来到一棵柳树下,坐在花墙上,翻开一本书,拾起一片春叶夹在书中。方发现自己又虚度了一个春天。有一个思想家说过:浅薄的知识外衣,与全身挂满垃圾想站起来的猿猴没有什么区别,不要用那些廉价的从外面买来的教养,装饰自己,而应该培养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教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于是我去寻找,我失落了什么?我又应该寻找什么?我失落的太多太多,要寻找的也太多太多。我失落的是童心,是纯真,是诚实。我将拭去我心中的灰尘重新找回它们,为最初的诺言守一份沃土。泪水在双眸边散步,请相信我,我将为此去努力去拼搏。
  青春岁月,花样年华,伴着惬意,伴着辉煌,也伴着苦涩,伴着怅惘。
  
  【简评】
  读了这篇习作,我们会感到小作者的惬意、伤感、欣慰。惬意的是过去自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伤感的是自己虚荣蒙住了眼睛,欣慰的是自己找回了纯真,找回了诚实,为此去努力去拼搏。
  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综合运用,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其他文献
祖国山川,风光无限美好。中华山,让你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敬亭山,让你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层积淀;峨眉山,让你体会到自然风光的雄伟壮观。品读这几篇写景的美文,让我们一起徜徉于祖国的秀美山川……  我看过庐山烟雨,三潭映月;也看过神女秋风,漓江绿影;还登过泰山、黄山、八达岭……大半生过去了,竟未能到过家乡的千古名山——中华山。大概是“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一时不免生出点淡淡的忧伤。  对阳城县境内的中
期刊
一、网络日志的内涵与特点    (一)基本内涵  网络日志常指Blog。Blog是weblog的简称,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博客”是其中文音译。Blog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它是指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张贴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自动记录日期。Blog是一种即时“出版”工具
期刊
[作家简介]    魏天一,2008年8月“萌芽之星”。典型的“水瓶座”,动力来源于创新精神。喜欢创作,醉心推理,不喜欢粗暴无礼,心中充满美好愿望。擅长从陌生人的言谈举止和MSN用户名中推断聊天对象的身世。最喜欢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最喜欢的漫画:《机器猫》,喜欢的球员:Kobe Bean Bryant Cox,Allen Iver,Jon,Steve Nash,梦想:希望世界和平。    [经
期刊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Lewis Mllestone  ◎生演:路易斯·沃海姆 Louis wolheim  刘·艾尔斯 Lew Ayrs  本·亚历山大 Ben Alexander  文斯·巴尼特 Vinee Barnett  ◎类型:动作  ◎片长:1 45分钟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英国)有限公司  Universal lactures(UK)Ltd,  《西线无战事》是美国百部经典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不见了,只保留下《拿来主义》《祝福》《记念刘和珍君》这三篇,媒体报道时用了“鲁迅作品成中学课本鸡肋”的说法。我不认同文章篇数减少就说明一个人的作品成“鸡肋”了这个逻辑,如果鲁迅作品是“鸡肋”,那么今年首次挤入教材的梁实秋怎么说,“鸡毛”?  鲁迅的作品在今天究竟成没成“鸡肋”不重要,中学语文教材增添删减内容自然有它的道理和用意。
期刊
观点“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n6nyu6n-beizhe  某小报有云:“认为这是形而上学也好,是美满舒适也罢,身份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会南辕北辙。”这里的“南辕北辙”用得不当。  “南辕北辙”原意是本来要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见于《战国策·魏》:“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hdng,道,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是说有个人要到南面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
期刊
城内一条寂静的街道上  一位老人踽踽独行  打发着秋天无聊的午后  一地的落叶提醒着他  又一个夏天来了又去了,  在下个六月来临之前,他还有无数个孤独的夜需  要度过    靠近孤儿院的一堆落叶中  老人发现了一张小纸条  他停下脚步用颤抖的手捡起这张纸条  当他读着纸条上那稚气的语言时  这位老人禁不住哭了  因为纸条上的话如同火把一般点燃了他的内心    “无论谁捡到这张纸条,我爱你  无论
期刊
一束虹  缓缓穿越  染红了笑容  染亮了发髻    花如浪  被风抱起  赤红笑靥向西  诱出小星星    浩渺的水波连起你  汪汪的大眼睛  一起等待  希望划出闪亮的夜    脚下一片山林涟漪  百村如蚁  炊烟袅起  如墨在心里浸过    脚印像船  撑起一束帆  驶向何处  条条都是路    一句未曾说出的话  江 天    广东深圳松岗中学  许多说过的话  已被时间风化  唯有 唯有
期刊
【作家新秀亮相】  林静宜,福建人,1985年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协巴金文学院新苗工程重点青年作者,“兰溪文伍书店杯”2008中国十大八〇后作家排行榜第六名。陈平主编的《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女版小说典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和《锦瑟年华》(瑶琴卷·女版小说)的主要作者之一,出版有长篇小说《逆时钟》,另著有长篇小说《蝶葬》。  林静宜是一个梦幻的女孩,也是典型的恋旧写手
期刊
【国学经典选读一】  奕秋诲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