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创作中的线条之美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衣着体态的美、建筑造型的美,以及我们的在书法、绘画及其它艺术领域中的活动都时时刻刻有着线条的影子。不管是柏拉图认为最美的圆和直线,还是画家霍加斯以为它是波动的曲线,还是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的线形和一切其他美的形象都必显得“对称”,都是从不同角度或某一侧面说明了线条在我们审美观念中的重要作用。它逐渐从生活中具体形状演化成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语言。从而成为艺术家构思转化为作品的符号,线条美在根艺创作中也时常体现。
  关键词:线条;根艺;力度;节奏感
  在根艺艺术家的创作中,许多作品是通过根材本身的线条来表现作品的传神之韵,灵动之势。如我们常见的一些作品:玉树临风、吴带当风、飞天、常娥奔月、激情圣火、曹衣出水、行云流水、春蚕吐丝、青春之歌等等题材都可以用根的线条美的形式来表达,根的线条是流动的,传给人们一种质感动态的想象空间。还管是树根还是竹根都是靠条条根系汲取着大地的养份,根的形状万变,盘根错节的造型也众多。根的线条是客观在的线条,而创作者根据这些线条的变化,去构思,寻找内含的意境、节奏,把握对象的形体结构,展示了流动的韵律。线条既可以是物象与物象的边界即轮廓线,又可以独立抽取其中富于表情的因素。它表现也不尽相同,或宁静或激烈或沉郁或舒缓。每件根艺作品的人物、动物形象是一组飞动线纹之节奏的交织,它们完全溶化浑合于全幅图案的流动的花纹线条里面,呈现出虚灵的节奏。
  根艺作品的根线条的表现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线条的组织和安排是客观存在的变化,它如同书法绘画一样要具有轻重、浓淡、顿挫、转折等变化。作品内在的运动用线条表达出来的,就是骨气。二是线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而出现疏密、聚散、长短、穿插等形式效果。如作品《青春之歌》其自然成型的根的线条简洁、流畅,具有一种动态之美非常适合塑造。线条的整体表现力、线的审美价值,经过画面的构思、构图而定。同时也是线的形式美感与作者个性追求的充分体现。线条的处理原则是强调对比统一,线描粗细、长短、曲直、刚柔、虚实对比及线的运动方向、气势等。根据所表现对象的需要进行提炼、概括、组织、使其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疏不觉其简,密而空灵透气,创造充满韵味的效果。
  根艺作品要以形写神,通过根线条传达作品的精神和抒发、寄托、表达作者的情感。而根线条表现出来的一停一顿、一抑一挫是作品以形写神的基本要素。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曾说:“线条创造出空间又可以根据运动行为本身成为一个时间性的空间。在进行创作根书法时,是利用根的粗细、长短、曲直、圆扁、实虚的变化,要在结构和章法上,强调疏密、斜正十大小、虚实、枯润的强烈对比,使之有鲜明的节奏感。那么,如何利用千奇百怪、变化莫测的根线条进行表现其美感呢?
  其一,要把线条的力感表现出来。凡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有力度、并富有立体感的线条。如同力感在传统书法学中又称“笔力”。古今研习书法者反复强调正确“运笔”,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书法线条显示有力,富于弹性(内有劲力的表现)。书法的线条应象“钟表中常运的发条”,而不可似“汤锅里煮烂的面条”,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法是“力的艺术”;线条的力感,是书法的生命。宋代米芾曾说:“得笔(指中锋用笔的效果)则虽细如髭发亦圆(指有立体感、力感);不得笔,则虽粗如椽亦扁”。可见线条的美不在于粗细而在“圆”。“圆”则“粗而不重,细不为轻”,劲健而有活力;“扁”则呆板僵滞,不给人以美感。根材的线条粗细、扁平、直曲洽能体现力的变化,显彰其力度。
  其二,线条要有呼应。根书法也要讲究连贯性,不能断断接接,更不能刻意拼接,要使之“起笔为呼,承笔为应”。呼应之作用,在于将原来个自独立的线条贯通为有机的统一体。线条有呼应,就象有气在流动,就象被赋予了生命一样。传统的书学称为“引气”、“血脉”,提出以“首尾呼应,上下相接为佳”。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的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
  其三,线条要有节奏感。根书法,可通过线条的变化及断连而体现出笔意的灵动,同时也要符合书理。“一画之间,变化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草书如若粗细一致而无节奏的线条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所谓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却有音乐的旋律,这恰恰是草书艺术备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历代书法家特别注意线条的主次对比,并往往将最能表现书者个性的笔画作为“主笔”以展示特有的美感。如颜真卿饱满的悬针竖,黄山谷一波三折的长横和大捺,米芾别致的竖勾等。此外还有大小、纵横、向背、偏正、疏密、粗细、浓淡、方圆等多种对比手法。
  其四,线条要表现出来情感。“书者,抒也”。中国书法的点、划、线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表情美。所谓表情美,是书家和欣赏者双方在书法艺术上共同配合的视觉审美经验。一幅成功的草书作品,是作者凝神结思,蓄情而发,一泻而出的情感流露。“以情感人,用情作书”,是书法成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线条可把情绪的变化作用于运笔节奏的跌宕起伏,书者通过笔墨书法将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然而根艺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有它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它可通过具有生命力的根线条,以及线条与线条的各种关系,在时间的过程中以节奏韵律组合起来的和谐而又变化多端的空间整体效果,并以此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观念的。作品是通过线条的移动,动势的跳跃,时间的推移来实现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把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根这个特殊的载体加以表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朱光潜.无言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苗海波,根艺创作者,高级工艺美术师。
其他文献
摘要:佛教在我国有很广泛的信仰群众,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佛教在公元前5-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创建者为悉达多乔达摩。相传,悉达多乔达摩在其20岁时就离家游行成道,在印度次大陆游历,被人们尊称为“佛陀”,简称为“佛”,意为已经觉悟的人,而他所创立的宗教也因此被称为“佛教”。在“佛陀”悉达多乔达摩去世后,他所遗留的佛教在印度次大陆受到广泛信仰。但是因为佛教内部众人对于悉达多乔达摩所遗留下来的教
期刊
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第四章中,从阐述马克思不是预言家入手,揭示马克思的真正使命,辩证地说明马克思对人性的看法并不理想化,有力地回击了“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
那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孩子满腹惆怅,他嘴里嚼 That person who li
通过文献资料、工作经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踏跳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踏跳准确性差是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因素.
21世纪,各国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的作用也愈加突出,高等教育的质量,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随着“十三五”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高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兵团——一个拥有260万人口的特殊经济组织,在新时期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话题.本文浅谈了兵团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Petri网模型建立了一类串行加工系统的s-组合Petri网模型.通过引入潜在死锁圈概念对s-组合Petri网结构性质进行分析,给出了系统死锁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小布什总统早已沦为世人笑料,但他偶尔也嘲笑一下别人。2007年,在一次白宫记者团晚宴上,他开玩笑说:“我相信美国人民会团结一心,无论他们是共和党人、民主党人,还是约翰·麦凯恩。”台下听众哄堂大笑,此语系隐喻讥讽麦凯恩特立独行的政治立场。麦凯恩虽然出身将门世家,但从小就是一个狂傲叛逆的“害群之马”,曾经差一点儿被美国海军军官学校踢出校门。从政之后,他又成为华盛顿国会山天马行空、特立独行的“独行侠”。
起于明正德十六年终于明嘉靖十七年,也即公元1521年至1539年这18年间围绕着嘉靖帝继统还是继嗣,及其与生身父母兴献王夫妇的关系,所爆发的朝廷君臣分为两派大礼议之争,不啻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