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主体观及其实践指向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发展的主体观建构,至少需要回应两个呈前后递进关系的命题,即什么是学校发展主体、学校发展主体的构成如何。上述命题的提出与深度探讨,不但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缺失,同时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要求以整体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作为学校发展设计的思维特征,以主体关系建构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要素,以主体责任厘定作为学校发展的实践基础。学校发展的主体观建构意味着责任的界定,不仅为评判现实主体提供了新的标准或参照,同时为探讨主体行为改善、实现现实主体向理想主体转化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高等艺术教育经历规模扩张后,发展重心就转移到内涵建设和提升质量上。本文立足实践探索,就艺术院校如何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提出了一套策略:即优化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唐初以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亚诸国各层人士不断来中国从事各种活动,李殉即是来华贸易的波斯商人的后裔。李殉虽为花间派词人,但其词风却独树一帜,少艳奇而长清胜。本文从李
期刊
~~
【目的】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判别指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研究黄土丘陵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数量和荧光结构特征,可以为该地的植被
本试验利用营养液和土壤培养系统,研究不同Fe、Cd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Cd、Mn、Cu、Zn的影响。土壤中Fe的水平为0、1、2 g/kg Fe(以FeSO4·7H2O的形式供应),Cd的水平为0
古代维吾尔语中的波斯语借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波斯语及伊朗语族语言借入维吾尔语的,其借用与古代维吾尔人和波斯人的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具有密切的关系。
新修辞理论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理论,注重话语的修辞力一话语的象征力量,激发受众的认同感,进而信服,最终达到影响受众改变态度或采取行动的目的.从新修辞的角度对中西广告
政策终结意味着新旧政策的更替,是政策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议程是在全面、客观的政策评价基础上提出的,评价结果是政策终结支持者行动的重要依据。评价可依据价值和行为
<正>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新变的分水岭,此前为传统的古典诗歌范畴,之后则是新诗占主导地位的新文学时期。新文化运动后,虽然新诗占据了诗坛的主导地位,但仍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现阶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和50kDa的超滤膜,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溶液进行了截留实验。考察了超滤对不同分子量PEG的去除效果,膜的截留分子量、操作条件及料液浓度对PEG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