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课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设情景; 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打破陈规,突出创新。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潜在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意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激趣导入就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如《芦花荡》的导语:“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这样的导入,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奇的意境,他们自然的对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的去了解。
  二、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有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欲出不能,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开辟学习的新领地。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高潮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五、巧妙点拨,引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六、课堂教学中将“是与否”的评价改为鼓励表扬式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课堂上绘了一幅图:一片树叶中间画三个地球,让学生说出画面的意思及启示。学生的说法有以下几种:A、地球是绿色家园。B、地球与自然界的生物分不开。C、爱护地球。D、地球是我们绿色的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很显然,相比之下,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更完整、精妙一些,也许他的观点、思维是在前三位学生的引导下完成的,那就是把整副画面看作是眼睛。作为教师,对以上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能做出是与否的判断吗?难道你能否定前三位吗?所以,我们只能对其采取表扬、鼓励的评价。
  总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9-15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顺利教学进行的前提,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本文简析了课堂无形管理的属性和作用,着重论述了要实现课堂无形管理必须练好:有德、有术、有威、有趣的“四有”功底。“四有”功底中,德是基础,术是功力,威是造势,趣是手段。  关键词:无形管理; 四有  课堂的“无形管理”,指课堂上教师通过自身的讲课艺术、师德影响而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和行为的有效调控。它与包括检查学生出勤、穿着、精神面貌、检查
期刊
摘 要:积极心理学致力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强调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正问题、克服缺点,而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关注和培养残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调动和提高残疾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具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渗透; 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方式; 残疾学生  
期刊
摘 要:成功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改变单纯“为语言而学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向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内容传授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本文联系我个人的英语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对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策略  本文拟从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下分别从词汇、听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驱动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关键词:兴趣; 直观教学; 实践机会; 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
期刊
摘 要:管理学产生于80后出生以前,大多经典的管理理论也形成与80后出生之前,虽然管理尤其普遍性和一致性,但我们无法否认,随着80后走向工作岗位,日趋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人们对于80后的管理产生了新的认识,同时对管理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以一所新建幼儿园10年的发展为例,谈谈对“80后”的管理。  关键词:80后; 管理  “80后”是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词,具体是指80
期刊
摘 要:通过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激发和保持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制教具; 改进; 兴趣; 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于实验的特殊魅力,在激发和保持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的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观察仔细,思维活跃,记忆
期刊
美国亲子教育倡导者Thomas Gordon曾指出:“现代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幼儿园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才能提高家庭亲子活动的频率及质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经途径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经历科学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兴趣; 实验; 比较教学; 思维和方法; 应用  初中物理的内容涉及到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以及能的转化等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起基础性作用,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学习和认知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
期刊
摘 要: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教育,做出了细致、全面的论述,系统论证了加强安全教育就要树立安全意识,积极预防,科学精心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全面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活动;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预防; 精心组织  中学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和运动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和安全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显的尤为突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