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兼答易佑平同志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文《马克思主义出发点探析》(见《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以后,易佑平同志特撰《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见《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进行商榷。读后收益非浅,也有些问题须进一步研究。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易文赞同“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就必须首先明确出发点这个概念的含义。但是在对这个出发点的实际回答上,却有三种解说。其一说,“所谓出发点,不外就是理论所从来的地方”。其二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按照客观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其三说,不能“拒 After I published my article “An Analysis of the Starting-point of Marxism” (see “Academic Research”, No. 5, 1990), Comrade Yi Youping wrote an essay entitled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see Academic Research, No. 3, 1991) . Profitable after reading, but also som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studied. First,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for Marxism Yi Wen agreed with “what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nswering Marxism,” we must first define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starting point. However, there are three explanations on the actual answer to this starting point. One said: “The so-called starting point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place where theory has always been.” Secondly,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is a sentence which is categorized as follow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including human society).” The third said, can not "refuse
其他文献
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如实描述人类认识内在矛盾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虽然,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过这一对哲学范畴,但他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抽象的理论和西方哲
<正> 这是一本介绍性著作。介绍性著作有多种形式:有的适于普通读者;有的是写给大学生的;还有一些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悟性,能够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或理解某位作者的思想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亚里士多德:渴望理解》一书无疑属于后一种情形。有些介绍性著作被称为“哲学言论集”,它是把某位思想家的学说清晰而准确地罗列出来,再加上这种学说的一些基本论据;还有一些是“评论性”的,除了列出上述原始材料外,还要比较同时代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此外一些是“历史性”的,是把所论及的思想家置于他所
当前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明确审计对象,重新修订细化评价标准,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加强对经
2011年时间过半,全国及各省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也陆续发布。据中国经济网7月28日消息,记者通过计算得出:31个省区市上半年GDP总和超出国家统计局数据约2万多亿元;除京、沪
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现有所回落态势。同上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我国近十余年问出版了不少,适合了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但迄今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还没有一套适合自己教学要求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哲学教材。受国教委委托.山江华岳、元子杰主编的《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填了哲学教材中的这一空白。本书保存、吸收了现有哲学教学体系中的优点,同时尽量避免其不足,以人的社会实践为主线,力图使本书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为此,全书结构沿着从世界观到社会历史观,再到人生观的论述顺序,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从
系统科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是80年代以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争论涉及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实质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问题。去年5月,魏宏森同志发表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与肖新生同志商 榷易佑平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进步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刘锋求索l 991年第4期马克思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产生完全的认同感。反而是最近几年,国内物价和房价的飞涨,使他们普遍缺乏拥有感、幸福感。同时,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