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服务职能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针对学生需求,贴近于学生服务,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服务的理念和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职能入手,围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服务职能;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9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强调,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心坎上。这些都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大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发展需求服务,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要义蕴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有许多职能,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职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职能,蕴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目标取向和对教育实效的追求中,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社会的需要,这个属性制约着它必须服务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把社会对人们在思想政治品德上的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变成人们的行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1]其不仅体现在为社会服务,还要体现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展的服务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服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服务,既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体现。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动机,而人的需要是产生特定动机的根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重视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而服务就是以自己的劳动尽可能满足他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它的服务属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以服务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突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一方面要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上下功夫,只有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法,才能提高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注意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内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为大学生服务。只有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大学生才能接受教育的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时代价值
  1.突出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受到各种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规范、政治观点的冲击,对尚处于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围绕学生的思想需求,尊重学生、贴近学生、教育学生、武装学生、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2.突出服务职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宽和丰富,学生发展需要的要求与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已成为“教育消费者”和“权益拥有者”统一体,对教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宽泛,对教育内容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设置和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服务服从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服务教育人、感染人、吸引人、引导人、发展人,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3.突出服务职能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世界的融合程度逐渐提高,中西文化碰撞、意识形态交锋更加激烈,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而传统的思想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职能,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角度,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就业需求,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的实施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改造,通过内化和外化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逐步完善其社会人格。因此,我们要服务于学生的思想需求、文化需求、实践需求和发展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需求,强化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理论的把握程度,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更深入理解和认识。大学生能否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其是否能满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需要。当前学生主流积极向上,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能够把个人的发展融于国家的发展中,对国家的前途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也存在着意识形态淡化,理想信念弱化,政治觉悟有待提高等现象。他们需要了解政治走向、政治形势和政治环境,需要明确的政治理论和正确的政治观,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有深刻清醒地认识。我们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需要,认真掌握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从大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贯穿大学生学业的全过程,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充实到课堂教育中,将课堂建设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传道、授业、解惑多功能于一体的有效载体;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习指导,丰富学习内容,精细化管理,确保自我教育收到实效;通过大众传媒宣传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利用飞信、QQ、BBS、党建博客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2.服务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强化文化塑造的导向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融性和依赖性空前加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等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校园中,使高校成为社会多元文化集中展示、交流、碰撞、交锋的重要场所。[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倡导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对话意识,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传承大学文化、崇尚学术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引进企业文化,服务于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力弘扬主流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大力传承大学文化,坚持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传承、发展、创新大学文化,使学生对办学理念、办学精神把握更准,对校训校风的践行自觉,对发展大学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性体现更强;大力崇尚学术文化,坚持以“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为依托,以专家讲坛、鼓励学生科研、举办竞赛为载体,倡导笃实的学术精神,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养成学生崇尚求真、健康向上的学术行为;大力丰富校园文化,坚持以围绕提升学生素质搭建各种张扬个性的舞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各种吸引力、思想性强的活动中受教育;大力引进企业文化,增加学生对社会用人标准、素质要求、规格质量的清楚认识,增加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认识与提高,让学生从思想深处明确如何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增强学生目标追求的内动力。
  3.服务大学生实践需求,强化知与行的统一性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需要受社会实践活动的限制和驱动,是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产生的,也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而变化的。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遵循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基本规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央16号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大学生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社会才不断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制约和影响大学生心理的逐渐深化,大学生在接触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与周围的人们、事物建立了日益广泛的、深刻的联系,从而产生各种新的需要、思想、情感、行为,形成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服务于大学生的实践需求,丰富载体、搭建平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的开展好实践育人工作。强化社会认识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态度,从而增加对世情、国情、党情、社会的认知,增强责任感;实施德育实践,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在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3]积极开展就业实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社会活动、择业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4.服务大学生发展需求,强化人文关怀的感染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就是要对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关注和关怀,并帮助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实践,其人文价值在于通过思想、观念、意识等方式为人的生存提供精神动力,促进人的思想解放,进而最终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4]当前,大学生身心日趋成熟,独立思考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迅速提高,自主性、成人感和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易接受新鲜事物、渴望成功、自信张扬、强调自我,在意识水平、行为能力、创新素质、道德水平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情境和条件,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真正做到思想上自强、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信、生活上自立、行动上自律。一是开展指导性服务。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通过成立学习指导中心、理论学习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自我服务中心等服务载体,解决大学生的大学适应、学习能力、人际关系、情感疑惑、就业等问题;二是开展资助性服务。要以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校外助学基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资助性服务,在“扶贫”的同时做到“扶志”,教育引导学生做到自强自立;三是开展事务性服务。围绕提高学生的业务办理的效率与质量,建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开展学籍咨询、就业资询、请假办理、参军报名、出国留学、意见解答等涉及学生事情的集成办理,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开展就业服务。结合每名学生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方案。通过“一对一”式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预期,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开拓就业市场,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基地等措施为学生搭建零距离就业平台,促进学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 曹 影.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职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8(7):18-20.
  [2] 熊 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118-121.
  [3] 刘献君.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2005(9):20.
  [4] 燕连福,范高社,魏 华.作为“信仰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93-98.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其他文献
摘 要:精神动力机制本质上是指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所具有的全部活动方式及其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各种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的精神因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方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精神动力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有助于解决“为谁建设,为什么建设”的问题,有助于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该精神动力机制的运行,必须正确处理黑龙江人的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能片面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奇。其改革应体现和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性质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应正确对待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应正确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渭北旱塬地处黄土台塬南部,存在着降水短缺及其季节分布不均等问题,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利。黑垆土是渭北地区主要的耕作土壤,土壤紧实化和调控水、肥、气、热等能力降低问题日益严重,选择适宜的种植制度和耕作措施才能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提高蓄水保墒能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以渭北旱塬区9年(2007~2016年)定位试验为对象,在小麦-玉米轮作、小麦连作两种种植制度下,于
慈断伟博士在他的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触模的正义,正义由不可触摸的神圣天国重新回到了人间.正义是如此的关注人性,不要求人们用仁爱之心来相互对待,甚至允许人们的“利己
期刊
在现代知识社会,技能员工将是社会劳动的主体.知识型技能员工在现代知识社会,可能会对某个组织有向心力和好感,但主要还是忠于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组织的计
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校学科建设的强弱,人才培养规划的落实,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院
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大小对保证全球粮食安全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小麦高产稳产与化肥投入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农民为获得高产、不断投入过量化肥已导致土壤
为了深入揭示水分胁迫对作物吸收和分配N、P、K营养元素的影响,在室内进行了冬小麦水分胁迫盆栽试验.共设置15个处理,包括持续湿润和持续干旱对照3个处理及胁迫~复水处理12个
对品牌及其作用进行了探讨,由此引出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并提出实施品牌战略的三个关键点.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futures volatility could attect the investor behavior and what trading strategy different inve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