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尿素交连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及组织氧供/耗影响的观察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常用于分娩镇痛的区域阻滞方法有:宫颈旁阻滞、硬膜外阻滞、骶管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阴部神经阻滞等。目前公认以椎管内(IT)阻滞,即蛛网膜下腔(SAS)和硬膜外腔(EPS)用药的镇痛效果最好,两者
因各种原因需更换经鼻气管插管时,我们应用塑料管芯引导更换插管20人次均顺利成功,现介绍如下。塑料引导管芯芯应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不易打折,长度须达气管插管的2.5倍,约80~90cm,外径0.2~0.3cm,并在30cm和40cm处
雄性SD大鼠饮用含苯巴比妥(1mg/ml)的饮水一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例:NC,21%O2/79%N2;HC,14%O2/86%N2;NS,21%O2/79%N2/1.2MAC七氟醚;HS,14%O2/86%N2/1.2MAC七氟醚;NH,21%O2/79%N2/1.2MAC氟烷;HH,14%O2/86%2/1.2MAC氟烷。吸入时间1h、24h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11种游离氨基酸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中血浆内源性阿片肽(EOP)水平变化。并观察其与MAP,HR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探讨EOP有胆心反射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硬膜外麻醉本身对EOP释放无明显影响。
报告15例老年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手术前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麻醉及手术开始后SOD进行性下降,切皮120min时最为明显(下降了41.2%),24h后仍处于对照值以下,文中探讨了SOD变
目的:在28例门诊短小手术病人观察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先静注芬太尼1μg/kg接着静注异丙酚1.5mg/kg,并继以0.2mg/kg^-1.min^-1的速率持续输注。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对循
近年来兴起的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是采用超声无创定位技术,对血管进行准确定位,在直视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方法。我们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兹总结如下。
据文献报道[1],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观测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期血清T4、游离T4(FT4)、T3和游离T3(FT3)变化,旨在为该药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病人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