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当官”的风险度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三鹿问题奶粉等几起重大责任事故,为害甚烈,影响恶劣。在党中央严令问责下,一批负有责任的官员落马,其中包括多名省部级高官。广大群众对如此问责热烈拥护,认为这是党中央从严治官以端正党风、遏制腐败,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断。但也有为官者发出感叹:这样一来,官不好当了!
  官,本来就应该“不好当”。今天才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只能说明以往官太好当了,当得太舒服了。
  党政机关的官员,是受人民群众的委托,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都是这个意思。无论是谁,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官员”这一差使当得很好,也不容易;而出差错、惹麻烦却很容易,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顾此失彼,捉襟见肘,造成新的矛盾,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只要官员当得不好,不论是因能力欠缺而无法胜任,还是因责任心缺乏而失职,人民群众就应该将权力收回;而假如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人民群众就有权将其诉诸法律,予以严惩。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员很不好当,这个职业的风险度是比较高的。
  但多年来人们看到,当官的风险度往往没有这样高。一些人忘记了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颐指气使,随心所欲。一句话,可以使亿万国有财产无形流失甚至化公为私;一句漂亮口号,可以变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最终引出劳民伤财的严重后果;一次“拍脑袋”的盲目决策,可以给国计民生造成严重损失;一时疏忽,可以酿成大患,使多少群众付出财产乃至生命的代价……出了这类事故,要“总结经验教训”了,往往归咎于客观原因;非追究责任不可了,则把责任下推,或暂时摘下乌纱帽,过后换个地方又戴上。难怪有的外国“官”对中国官不无“羡慕”之情,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官真是太好当了,当得太滋润了。我国有的高位贪官也坦承:官当到我这级别,就没人能管了。
  有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官不好当。例如美国的市长,他们不是上级任命,而由市民选举产生,因此不对上司负责,却要对市民负责,市民就是市长的“上帝”。市长办事情,作决策,必须看市民的脸色,顾及各个方面、各个群体的利益。哪一方土地不认可,他就寸步难行。至于财政开支,更是透明得很,要受到市民的严格监督。稍有疏忽,引起市民不满,便可能被罢免;甚至为了一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也会导致市长“引咎辞职”。与中国市长相比,美国的市长在花钱上也“无权”得可怜。美国的市长要出国考察,必须经过“论证”和“议员投票表决”的程序。如需因公宴请客人,也要有市政府领导成员共同签字才行。宴客是有标准限制的,超标绝对不允许。
  古今中外的事实告诉我们,官好当,就意味着权力的滥用,就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官当得太容易,民就会困难、痛苦;官当得太舒服,民就会不舒服。而官不好当,才是民的福音。
  党中央对官员严格问责,赏罚分明,是势所必然。凡有志于为官者,都应抱定为民造福,为党和国家分忧、奉献的情怀,而不应出于私心邪念,为着出人头地,敛钱发财。什么时候当官者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而那些追名逐利者对当官视如畏途了,我们的官场就弊绝风清,人民群众也就幸福多了。(作者单位:河北省委讲师团)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气象部门改革发展的推进,财会人员在气象部门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加强气象财会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势在必行.文章根据西藏
新闻点击  最近在云南永善县,被判以缓刑者,要向法院交纳“缓刑考察费”,收费标准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这笔“缓刑考察费”成为法院对被告人最终判处缓刑还是实刑的砝码。在相关媒体记者介入调查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全力清退所收款项。更让人感到惊愕的是,永善法院的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对于类似的“尝试”还不仅此一家,据1月31日《北京晨报》报道,广东东莞尝试“赔钱减刑”。看来,“缓刑考察费”
以MnCl2和CO(NH2)2为反应前驱物在溴苯/水溶液界面上、超重力为1000/g的条件下采用水热方法合成片状MnCOa薄膜,研究了前驱物浓度、温度、超重力大小和反应时间对MnCO3薄膜形成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