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与“拉伸”的定位及思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相对来说,体育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和拉伸动作也被提出了较高标准,运行员要想提高动作练习的规范性,掌握柔韧素质提升方法以及拉伸训练技巧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优化体育训练效果,而且还会增强运动员体育素质。本文首先介绍了柔韧与拉伸的基本定位,然后分析了拉伸练习的基本变化,最后探究了柔韧素质训练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柔韧 ; 拉伸 ; 体育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2-02
  现如今,体育训练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体育项目,均对运动员的身心素质和动作标准做了相关要求,特别对柔韧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更需要运动员加强此方面的训练。本文针对“柔韧”与“拉伸”的定位及思辨这一论题展开分析,希望能为体育运动员提供训练参考,能够促进体育运动员标准化发展。
  1.柔韧和拉伸的基本定位
  1.1柔韧素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柔韧素质方面的介绍较少,并且已有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迎合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相关研究学者在借鉴西方國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话题逐渐增多、研究内容逐渐深入。
  柔韧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可塑性较高,并且塑造效果受训练方法影响显著。柔韧素质对体操运动员来说极为重要,同时,也受体操运动员的基本训练项目影响,需要训练的身体部位主要有关节、韧带、肌肉等。体操运动员只有强化柔韧素质,才会对已学动作技能全面吸收,将体操动作标准化落实,从中能够看出,应用正确方法对体操运动员进行柔韧素质训练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柔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即主动柔韧性练习,即运动员借助肌群,在肌群合作配合的前提下完成韧性训练活动;第二方面即被动柔韧性练习,运动员需要借助外力,在外力辅助下完成韧性训练活动。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员情绪、肌肉弹性、骨结构、神经系统控制效果、韧带弹性、肌肉张力。
  1.2拉伸训练
  定义:针对被训练对象的身体部位施加外力,或者参与训练者借助自身重力、肢体动作、体态姿势进行肌肉拉伸,其中,拉伸训练以增强被训练对象软组织、增加肌腱长度为基本目标。
  种类:常见拉伸训练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即动态拉伸,具体包括神经感受拉伸、弹动性拉伸,这种拉伸方式对动态柔韧性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种即非动态拉伸(静态拉伸),具体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拉伸方式,主要影响静态柔韧性[1]。
  2.拉伸练习的基本变化
  运动员做完拉伸训练后,运动员的生化指标、柔性素质、主观感受以及运动能力与未进行拉伸训练时相比存在较大变化,主要以体操运动员为例进行变化分析。
  2.1生化指标
  参与训练的体操运动员共38人,其中男运动员15人,女运动员23人,首次拉伸训练后,男运动员CK酶达到889.35,女运动员的CK酶达到503.75,和未训练前相比,CK酶均明显增加。经过八周拉伸训练后,男运动员CK酶达到261.24,女运动员CK酶达到181.67。总结上述体操运动员CK酶指标在拉伸训练后的变化情况,从中可知,运动员长时间未进行拉伸训练,训练过后,肌细胞会大量活动,并导致CK酶指标在短时间内提升。坚持多次拉伸训练后,肌肉已适应拉伸活动负荷,此时柔韧素质相对增强,进而CK酶会显著下降。
  2.2柔韧素质
  38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未经训练前基本持平,接下来分别对运动员进行坐位体前屈和下蹲伸臂距训练,男女运动员在第一种拉伸方法训练后,测试成绩分别提高至23.65和25.35;在第二种拉伸方法训练后,测试成绩分别提高至56.35和57.08,从数据显示中能够看出,长时间坚持拉伸训练,体操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会明显提高。
  2.3主观感受
  38名体操运动员接受拉伸训练后,其中17名运动员认为肩关节伸展性得到了提高,18名运动员认为髋关节伸展性得到了有效提高,从中能够看出,运动员身体伸展性受拉伸训练影响较大。
  此外,参与拉伸训练的运动员,其中81.83%的运动员获得了轻松感;51.53%的运动员认为精力恢复速度加快;87.55%的运动员参加拉伸训练后认为伸展动作更顺利;81.22%运动员认为划船能力显著增强;84.86%运动员认为拉伸训练后,受伤率明显降低[2]。
  3.拉伸训练注意事项
  3.1基本要求
  拉伸部位:运动员参加赛艇运动项目,主要受力部位有臀部、背部、踝部、双肩、大腿、前臂等,因此,上述受力部位即重点拉伸部位。
  拉伸顺序:运动员在正式运动前进行有序的拉伸练习,能够使运动员身心放松,缓解竞赛压力,正确的拉伸顺序为:活动前进行11~16min的拉伸练习,以此缓解肌肉紧张感,运动结束后,应再次进行拉伸练习。
  拉伸地点和着装要求:拉伸练习对地点无特殊要求,坚持就近原则即可,其中,运动员进行水上训练或者力量训练时,应选择草地或者力量房为最佳拉伸地点;运动员应穿宽松的运动装,如果运动装过于紧身,则会对体操运动员造成肢体束缚,其中,弹力服也是最佳的服装选择。
  拉伸温度:运动员准备拉伸练习之前,避免身体温度过低,如果身体温度过低,那么运动员肢体则会保持僵硬状态,此时进行拉伸练习,极易造成肌肉拉伤。运动员要想身体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应先进行慢跑训练,进而身体器官能够在运动状态下慢慢升温,待机体温度达到拉伸标准后,再进行拉伸练习。体操运动员应格外注意的是,将出汗的身体部位及时擦干,以免降低身体温度。
  3.2技术体系
  拉伸时间:赛艇运动项目应保持平均拉伸时间在21~31s,正常来讲,拉伸时间不多余55s,一旦超过55s,那么运动员记忆造成肌肉拉伤。其中,静态拉伸时间应坚持8~11s,最佳持续时间在25s左右。动态拉伸时间要短于静态拉伸时间。   拉伸次数:静态拉伸时,同一侧肌肉应拉伸三次左右,并注意重复拉伸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多次训练部位的肌肉。其中,弹动式拉伸每组保持15次左右,这种拉伸方式多在静态拉伸之后进行。
  4.柔韧素质训练设计分析
  4.1热身练习
  体操运动员正式训练之前,应进行14~17min的热身练习和拉伸练习,其中,拉伸练习活动避免在低温条件下开展,当练习温度较低时,应先进行6~9min的慢跑,待身体轻微活动后再进行拉伸训练。热身练习常用动态拉伸方式,确保肌肉在短时内完成伸展练习,增加肌肉弹性。此外,还应根据具体训练目标制定拉伸训练内容。
  4.2放松整理练习
  水上训练活动结束后,需要11~16min进行拉伸练习,与此同时,还应增加按摩训练法,在这一过程中,常用被动拉伸方式或者神经感受拉伸方法,减少主动式和动态式两种拉伸方法。主要是因為后两种方式会消耗肌肉力量,前两种方式能够缓解肌肉紧张感,使肌肉保持放松状态。并且还应注意拉伸部位选择的恰当性,针对受力较多的身体部位重点进行拉伸训练,缓解受力部位肌肉的紧张感。
  4.3柔韧素质练习
  体操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提升竞技水平,注重平常柔韧素质训练非常重要,柔韧素质关系到运动员参与运动的心理状态以及发挥效果,因此,拉伸教练应根据项目特点以及运动员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难度,同时,注意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的选择和制定,确保选用的拉伸方法能够起到在柔韧练习中起到积极作用,确保体操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3]。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员在正确认识柔韧素质提升、拉伸方法有效掌握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训练需要选择正确的拉伸方法提升柔韧素质,这不仅能够使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而且还会增强运动员参与竞技的自信心。这对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优秀运动员大量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深化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强化我国体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蓉.PNF拉伸训练对下肢后肌群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 贵州体育科技,2016,(01):33-36.
  [2]蔡广浩,熊凡.静力拉伸和动力拉伸对提高柔韧素质的研究综述[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5-56.
  [3]郭帅.PNF拉伸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影响的实验研究[J]. 运动,2013,(23):76-77+39.
其他文献
【摘要】简笔画是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简笔画是一门简单易学的美术课程,其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符合学前教育所需的美术人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简笔画教学目标及其重要性,对高职学
新媒体是除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越来越多的体育组织认为新媒体在体育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广体育运动、颂扬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重
【摘要】诗歌是最富有灵感的文学样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积累。而刚刚踏入象牙塔的学子们渴望展示个性,抒发自我。鉴于此,在大学新生的诗歌创作的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质,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 ; 诗歌创作 ; 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22-02  现代文学作品的“四分
【摘要】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此,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艺术类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提出了艺术类课程设置思路,并通过通过戏曲艺术与现代教学结合、表演教学、课程构建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思路来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知,从而推动中职院校艺术课程发展。  【关键词】戏曲艺术 ; 课程设置 ; 现代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0 【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范围也发生了调整,如何改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如何打造一支授课技巧强、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团队,应该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以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现在的实际管理情况,归纳出了一些心得感受,希望能为改善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 管理工作 ;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现实中,我国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发展地却很缓慢,这其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我国高校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最后对推动我国高校棒球运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 棒球运动 ; 发展现状 ;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
【摘要】《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其叙事艺术充分体现了《史记》作为叙事文学的特点,选材典型,结构严密,对比映衬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人物形象。  【关键词】选材 ; 结构 ; 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1-01  《史记》是司马迁的名著,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中名篇众多,异彩
三十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工具、系统组成、和控制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是与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尖端技术(如航天、制导、核聚变)的发
【摘要】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的优势所在,同时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和实施途径,最后总结了采用分层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旨在明确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学体育 ; 分层教学 ;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8;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3-01  一、分层教学的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