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城轨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探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城轨专业要适应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要求。文章针对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的现状,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育人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招生招工和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城轨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6-0010-02
  2015年至2018年,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首批165个、二批203个、三批194个。从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数量的激增,不难看出现代学徒制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为此,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城轨专业也积极投入到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中来。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1.构建“三维一体,三阶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在“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框架下,积极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合作,通过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三维一体、三阶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维一体”,即在人才培养中坚持“教师与师傅合一”“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工作场景与教学场景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即在原有校内专任教师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即在分析地铁站务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等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将岗位工作任务整合为若干适于教学的工作项目,分解到相应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學实践。“工作场景与教学场景合一”,即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训练场地,创设“工作现场实际”情境,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开展实践教学。
  “三阶推进”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三个阶段和层次进行实施。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突出基础知识教学;第二层次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开展专业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第三层次是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及企业顶岗实习,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
  2.建设“四维相辅、产学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构建了基于工作任务、岗位标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轨道交通行业从业标准,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课证融通、创新创业、学历提升六大模块,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结合岗位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归纳出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四维相辅、产学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从“综合素养”“专业技能”“证书获取”“学历提升”四个维度整体设计课程。四个维度相辅相成,理实一体,岗能匹配,产学协同,能使人才培养逐步与岗位工作对接。
  3.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行任务驱动、案例导入、项目引领、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创新。同时,在教学手段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和生产型设备及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服务环境中做真实的项目任务。
  4.搭建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平台
  城轨专业积极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合作,搭建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2014年与哈尔滨地铁集团签订《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框架合作协议书》,2016年签订《校企合作与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协议》《站务员定向培训合作协议》和《企校合作协议书》,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挂牌成为哈尔滨地铁“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基地”,2017年,城轨专业与哈尔滨地铁集团联合招生招工,订单培养学员190人。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同哈尔滨地铁集团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定期对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研讨与诊断;合作开发横向教材,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双方人员互兼互聘,先后有17位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课,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为满足学生校内技能实训的需要,学院共斥资950万元建成了省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全仿真的轨道运营实训中心。中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内设哈尔滨地铁电子线网展示系统、列车车体、列车模拟驾驶、站台、站厅、客服中心、车站综合控制中心、OCC行调实训中心、城轨交通运营沙盘等实训区域,可同时满足100人进行技能实践。同时,学院还斥资220万元在哈尔滨地铁集团建立了生产性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还与北京恒安卫士、京诚京安、中安保等轨道运营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中心的建立,为企业员工的培训、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保障。校外实训中心自建设以来,共接收本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50余人次,接纳在校生见习、观摩、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约1200人次。
  5.打造双师型师资培养队伍
  学院组建了一支由校内专任教师、地铁企业专家、业务骨干和企业培训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校内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学院鼓励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师傅开展教学与技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加快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此,每个寒暑假和每个学期都有专业教师分批次前往哈尔滨地铁集团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学院还在哈尔滨地铁集团客运中心建立了专业教师研修基地,制定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制度》。专业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指导,还要参与到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实行双带头人制度,聘请企业客运中心主任为企业方带头人。建立了企业教师动态资源库,定期对企业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6.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推进
  学院城轨专业积极推动招生与招工的有效衔接,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推进。以学院首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年级——2017级黑龙江省户籍城轨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学生通过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实训协议》《就业协议承诺书》等形式明确双方的契约关系,实现了招生与招工的有机统一。同时,学生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培养招工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其“学生 学徒”的双重身份,使其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7.创设校企合作双育人文化环境
  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学院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招生简章等,大力宣传介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向社会公众宣传哈地铁集团的企业文化,提高哈尔滨地铁集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并为哈尔滨地铁集团提供理论支持和员工培训。学院还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依据校企合作双方需要,成立了“人才培养及项目研发基地”,为学院的职教创新发展提供技术资源和智力支撑。
  二、施行现代学徒制取得的成效
  本专业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校企联合办学单位”和“哈尔滨市双元培养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经过校企合作建设,学院的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奖项20项,专升本4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两年来保持在95%以上,落地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毕业生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7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陈蒿,韩保垒.关于“现代学徒制”与“新型学徒制”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5(28).
  [2]沈小碚,雷成良.现代学徒制的探源、践行及其审思[J].职教论坛,2016(01).
  [3]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其他文献
由总工程师杨品红教授等选育的洞庭青鲫于2月3日在长沙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二倍体食用鲫鱼选育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洞庭青鲫是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用CT灌注扫描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06-2014-06选取84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分析黄石地区多中心妇产科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
技术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信息技术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推动是根本性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了教学改革。目前,网络、移动终端、虚
襄阳市南漳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46年,原名荩忱中学,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字'荩忱')将军而创办的.历经73年发展,学校已升格为'襄阳市示范高中'. 文以化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无创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期刊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俗称乌鱼、黑鱼等.属鲈形目,鳢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水域.
斑点又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肉质鲜美,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该鱼是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
期刊